□文/图 本报记者 王 辉 李林润
“我头天下午还在这里买蛋糕,第二天上午路过,发现这里竟然关门了。”6月16日,在市区柳江路与柳江路二巷交叉口向东50米路南的悉尼麦田面包房门前,市民孙女士告诉记者,她有一张这家面包房的储值卡,卡里还有200多元钱。
和孙女士一起讨说法的还有十几位市民,他们手握储值卡,情绪激动。事情的前因后果究竟是什么?记者进行了调查。
【投诉】
关门前一天 店家还在搞活动
记者在面包房门前看到,店门紧锁,店内物品也已清空,橱窗上不知道被谁用红色喷漆写着“黑店、诈骗、退钱”等字样。
“我的卡里面剩的钱不多,大概还有几十块钱。”一位在店门口等说法的市民告诉记者,这不是卡里有多少钱的问题。
“先是鼓励我们充卡,而后却突然关门,这不是忽悠消费者吗?”该市民说。
市民董女士觉得自己更冤枉。6月10日上午,她还往卡里充了300元钱,当时店家搞的活动是充300元送50元,没想到次日面包房就关门了。
“既然他们都准备关门不干了,咋还搞活动让我们充值啊?!”董女士气愤地说,做生意要讲诚信,不能玩花样欺骗消费者。
【行动】
建微信维权群 向工商公安反映
“在这家面包房办储值卡的,大部分是周边的群众,大家闻讯后都赶了过来。”一名持有储值卡的市民说,大家商议后,建了一个微信维权群,一方面搜集证据,一方面向工商、公安等有关部门反映问题。
“光我们就接警跑来三趟。”6月19日上午,市公安局干河陈分局柳江社区警务中队民警说,他们了解的情况是,这家面包房不干了,现在一个卖眼镜的老板接手了门面房。
“这事属于消费纠纷,处理起来比较棘手。”民警说。
记者了解到,消费者手中的储值卡,有的几十元,有的几百元,最多的一千多元。“大家之所以较真,也是咽不下这口气。”孙女士说,无奈之下,他们只好找接手门面房的新店主。
【结果】
19日、20日两天兑现储值卡
6月19日上午,新店主派出代表张女士,和消费者代表孙女士一起来到柳江社区警务中队商讨此事的解决办法。本报记者也受邀参加。在现场,消费者代表联系悉尼麦田面包房负责人让其到场,但无果。
张女士告诉记者,他们是在6月10日与悉尼麦田面包房负责人达成了转让协议。
张女士出示的租赁合同和票据显示,他们给悉尼麦田面包房负责人转让费13.5万,以及5万元房租。
张女士说,他们也曾找到悉尼麦田面包房负责人商量处理储值卡的事情,但无果。
“按常理这不是我们的责任。在这件事上我们也可冤啊!接手门面房后,装修一直没开工,耽误生意啊!”张女士说,这是之前门店遗留的问题,让他们买单有点说不过去。
最终,经过协调,新店主做出让步,他们先垫付兑现储值卡。储值卡客户可在6月19日、20日凭卡兑现,过期不候。
昨日下午,记者获悉,部分消费者的储值卡已经兑现。
近年来,本报多次接到门店换老板、储值卡不能使用的消费投诉。
对于这让人又爱又恨的储值卡,各位读者有什么想说的?可以拨打本报新闻热线3139148畅所欲言,或者通过“沙澧河”客户端给记者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