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国内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6月21日 星期
高楼逃生“黑科技”在武汉试验成功
40米高空垂降只需26秒


英国伦敦高层住宅火灾事件还在“发酵”,高层建筑的逃生问题也引发思考。这一难题或在中国破解。

磁力缓降高楼逃生装置试验成功

近日,在建的中国第一高楼、世界第二高楼——武汉636米的绿地中心高楼旁的在建公寓楼外墙上,体重80公斤的试验人员利用依附于建筑外墙的逃生轨道,从高楼40米处以每秒1.5米的速度下降,用时26秒安全抵达地面。这标志着中建三局工程技术研究院历时两年研发的磁力缓降高楼安全逃生装置试验成功。

6月20日上午,记者在高楼40米处看到,技术人员身绑安全带,双手握住逃生装置的两个把手,装置在导轨上立即锁死,人悬挂式沿导轨匀速下降(如图)。

这一逃生装置具有多重优点:无需电能,依靠磁力实现匀速下滑;操作简单,无需专业培训;导轨依附建筑物架设,逃生高度不受限制;可在任意楼层进入,下降速度可调、可控,逃生效率高。

中建三局工程技术研究院高新技术应用研究所副所长刘志茂介绍,磁力缓降装置的技术原理是根据楞次定律进行开发设计,由内设高强磁铁的载人装置与非铁磁性逃生轨道组成,导轨与建筑外墙平行,垂直于地面,是铝管材料。紧急情况下,涉险人员借助载人装置通过轨道以平稳、安全的速度进行逃生。

可承受120公斤重的“大块头”

是否今后可通过这一装置让人从数百米高度安全降下?

中建三局相关技术人员介绍,目前的试验高度最高为7层楼40米,理论上说,不受高度限制。接下来,还会在不同高度试验,进一步论证。经试验,装置最重能承受120公斤。

据了解,超高层建筑安全逃生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但这一装置不仅能应用于在建的高层建筑火灾或事故逃生,还可应用于民用建筑高楼家庭火灾救援逃生。应用磁力缓降装置,操作简单,在火灾发生时,受灾群众可实现自救,保证安全逃离火海。

据悉,该课题已成功申报为国家十三五课题《超高层建筑结构施工平台及应急逃生装置研究与示范》。截至目前,已申报国家专利6项,试制样机7套,下一步,将结合项目需求进行推广应用。晚综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