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讲堂
本版新闻列表
 
2017年6月23日 星期

健康新生活 预防脑卒中
——医学专家龙翠英走进健康大讲堂
市民现场提问。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龙翠英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溢血)。脑卒中有“四高”特性: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

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因卒中而永久致残。在我国,卒中已成为居民第一死亡原因,是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我国脑卒中正在以每年近9%的速率上升,WHO对中国脑卒中死亡情况做了预测,如果死亡率维持不变的话,到2030年我国将有近400万人死于脑卒中;如果死亡率有1%的增长,到2030年将会有近600万人死于脑卒中。

□文/本报记者 张晓甫

见习记者 杨 淇

图/本报记者 王海防

6月22日,本报联合漯河市健康教育所,举办了“脑卒中的预防与康复”为主题的健康大讲堂,邀请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龙翠英,向市民介绍了脑卒中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现场市民还与龙翠英进行了一对一交流。

哪些疾病易诱发脑卒中

龙翠英表示,脑卒中发病的一般危险因素有房颤等心脏疾病,缺乏体育运动,缺血性眼病史,呼吸睡眠暂停等,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四种疾病,具有以上2项主要危险因素,或具有1项主要危险因素和2项以上(包括)一般危险因素,或既往有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病史者,建议接受脑卒中筛查,必要时进行药物干预。

对于高血压病人来说,血压水平的判断依据是,理想血压<120/80mmHg,正常血压<130/85mmHg,高血压病>140/90mmHg。高血压与遗传、缺乏运动、肥胖、吸烟酗酒等因素有关,治疗高血压有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减轻体重,心态平和、睡眠充足、生活规律,坚持服药。

龙翠英说,检测测量血压主要是清晨血压为准,在不同时间段三次对血压进行测量,就能准确评估一个人的血压压值。而在清晨,缺血性卒中风险是其他时段的4倍,心血管死亡风险比其他时段增加70%。“很多患者就诊测量血压时,通常已错过了清晨时段。”龙翠英说,高血压治疗的误区主要是服药不规律;不难受不服药、血压降下来就停药;降压不达标;不配合非药物方法;不符合个体化原则;看别人吃什么药自己就吃什么药。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糖尿病人要做好血糖抽查,空腹静脉血浆血糖≥7.0mmol/L(他日复查一次),餐后2小时或随机血≥11.1mmol/L即可诊断空腹血糖≥6.1而<7.0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餐后2小时<7.8mmol/L为糖耐量正常OGTT试验,2h静脉血浆血糖≥7.8mmol/L但<11.1mmol/L为糖耐量减低。注意:空腹血糖在5.6-6.9mmol/L和随机血糖在6.5-11.0mmol/L的人应做OGTT,必要时可结合糖化血红蛋白辅助诊断,还要配合胰岛功能检查。龙翠英说,糖尿病的表现主要为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少,容易疲劳,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

对于高脂血症,龙翠英也进行了相关讲解。高脂血症就是通常所说的血脂稠,血脂是血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当它们高于正常时,就称为高脂血症。血脂增高时,没有任何不舒服,但对人体危害极大,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硬化的罪魁祸首。

对于高脂血症的防治,应少吃饱和脂肪酸及高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油炸食物等。应食蛋白质丰富、胆固醇少的食物。如:瘦肉、豆制品、鱼虾、蔬菜水果等。肥胖者,应低热量饮食,吃八成饱,必要时服用降血脂药物。

夏季易诱发脑卒中

夏天当气温较高时,人体大量出汗,水分消耗多,容易造成体内缺水,血液浓缩相对黏稠,血流减慢,也容易诱发脑卒中。

针对脑卒中与季节的关系,龙翠英讲到,低气温可使体表血管的弹性降低,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进而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寒冷的刺激还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使小动脉痉挛收缩,增加了外周阻力,血压升高,脑血管缺血。寒冷还可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血液浓度增高,促使血液中栓子的形成而发病。

如今,脑卒中患者年轻化趋势明显、目前我国40岁以上的脑卒中患者多达1036万人,发病事件呈明显的上升势头,每年的增长速度是9%,预测2030年可能会达到高峰。

脑卒中可防可治

龙翠英告诉现场听众,高血压、酗酒、吸烟、夜生活过度、高脂肪饮食、代谢异常、血液病、心脏疾病、免疫系统疾病是引发脑卒中的原因。

预防脑卒中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饮食减少盐及油脂,多吃新鲜水果或蔬菜,适当进行体力活动及锻炼,戒烟限酒。不良心态可以导致血压波动,机体免疫力低下,脑血管痉挛,诱发脑卒中的发生。

龙翠英讲到,脑卒中的常见症状为口眼歪斜、流口水、眼前发黑、看东西重影、突然耷拉眼皮、手脚无力麻木、晕倒、突然头疼、走路跑偏、站立头晕、睡不醒、爱忘事。其中,龙翠英特别提到“中风120”,“1”为看一张脸不对称口角歪斜,“2”查两只胳膊平行举起、单侧无力,“0”(聆)听语言,言语不清、表达困难。当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出现上述任何一个或多个症状时,应立即拨打“120”或及时到医院就诊,一旦发病,抓住抢救黄金3小时。

脑卒中患者最好在发病3小时内得到有效治疗,若有人发生脑卒中,身边的人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简单叙述病情,让急救医生做好抢救准备,不要选择自驾车或出租车转运。在等待过程中,将患者放平,仰卧位,不要枕枕头,头偏向一侧。切忌给患者服用药物在没有确诊前,随意用药可能会加重病情。

另外,脑卒中需要康复治疗,综合应用各种治疗手段,近可能性纠正或改善脑卒中各种后遗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使患者可以重返社会。脑卒中后康复治疗的最佳时间在发病后3个月以内,如果超过1年再进行康复治疗,各种功能恢复的效率将有所减低。

健康的四大基石

讲座上,龙翠英还强调了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16个字,能使高血压减少55%,脑卒中、冠心病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1/3,平均寿命延长10年以上。

龙翠英还讲到,平时吃饭要蚁食,就是吃东西要杂,像蚂蚁一样什么都吃,好的饱口福、增营养,差的清肠胃、减肥,保持三分饥和寒。要猴行,强调“动”,像猴子一样“不老实”。 动脑,动体,动内脏,走路是最好的运动,可以随时随地,任何条件下都可运动。应寡欲,人有欲望是正常的,是生理和精神需要,但要有节制,要有度。要戒烟限酒,吸烟的危害与吸烟支数成正比,吸烟量大1倍,危害为4倍,吸烟量大2倍,危害达9倍,适量饮酒(<15ml/日酒精量)对健康有益,但决不能酗酒。另外,要保持童心,心态要像孩子一样,“笑一笑十年少”,快乐生活每一天,小事不往心里去,设法排除不快的因素。

龙翠英,硕士研究生,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十余年,长期从事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2014年获河南省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先进个人,对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处理得心应手,擅长脑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现任漯河市卒中中心秘书,漯河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青年委员,漯河市医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秘书。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