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中超抵达赛季半程节点。回想年初,中超以超过3亿欧元的投入成为全球冬季转会期最烧钱的足球联赛,各路大牌名帅和世界级球星纷至沓来。然而,正当人们无限遐想中超如何演绎“金元盛世”的繁华时,现实却是用半年时间展示了另一番血淋淋的事实:行政干预抬头、球场内外暴戾成风、裁判错漏百出……“乱象”丛生。
乱象一 职业联盟“夭折”
今年1月份,武汉“足代会”期间,中国足协强调“管办分离”必须加速,在中超联赛治理方面必须成立“职业联盟”。其后,中国足协主席蔡振华还承诺职业联盟会在3月份正式推出。
但随着形势的变动,中超联赛遭遇的处境从“放”急转为“收”。在政策的巨大转变之下,各中超俱乐部本赛季的备战方案也受到直接影响。时至今日半年已过,“职业联盟”基本销声匿迹,“管办分离”形同虚设。
乱象二 外援的分化
中超限外出台后,外援数量受到压缩,中超强弱球队之间的差距被进一步拉大。从半程积分榜可以看到,首尾球队分差之大是史无前例的。
如今中小俱乐部是最尴尬的:一方面既赞成挤掉联赛泡沫减低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又须寻找高价外援来维持成绩乃至生存。而最新的“引援调解费”出台后,很可能导致中小俱乐部不敢再引援了,而不引援他们将只能继续在降级区挣扎,所以今年的中超降级集团异常庞大。而志在争取成绩的大俱乐部,也面临两难选择:一就是继续花费高价引援,然后为中国足协的青训基金“做善事”。另一选择就是在现有外援基础上按兵不动,但需要时刻准备大牌们主动离开。这两种困境的处理态度,也会导致下半年中超的竞争格局有微妙变化。
乱象三 “魔幻”上海滩
在年初疯狂的冬季转会市场上,上海两队抢足了风头,奥斯卡、特维斯等人的天价加盟也让全球媒体侧目。不过从秦升、孙世林到奥斯卡、胡尔克、武磊、博阿斯相继追加的重罚,上海滩竟成了今年中超“戾气”最重的地方。
在追赶恒大的路上,上港本来被外界定义为“内定冠军”,但半年过去,他们又被看做是“内定受害者”。从博阿斯的请辞疑云看,上港的未来确实还是个谜。在种种巨大的争议事件中,上港俱乐部的管理能力又体现在哪里?
上海滩也确实是今年中超魔幻般的进球地。上港每个主场大开大阖不说,申花本轮8比1击败辽宁也创造了中超历史上最大单场比分。如今进入中超射手榜前20名的射手中,上港的武磊和申花的曹赟定都是难得的本土球员。
乱象四 疯狂的罚单
本轮之前,即本赛季中超赛程还未过半的时候,中国足协开出一系列罚单。最引人注目的,是上海上港连续两周受到一系列罚单的处罚。
本周五,上港俱乐部和上港主场收到中国足协开出的5张罚单,5张罚单加在一起共被罚款24.6万元。加上此前被罚的12.5万,上港俱乐部和上港赛区已被罚款37.1万元。于是,在赛程即将过半的时候,中国足协在上半赛季已开出超过60张罚单,罚款总金额超过百万元,史无前例。
罚单开出的前一天,中超阶段总结会在长春召开。中国足协释放的信号很明确:严打各类违纪。一系列罚单接踵而至,给予外界的观感和对中超的影响,简单、直接、冲击力十足。
在中超已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足协收紧处罚尺度,严打严管严控联赛的各个方面,目的和作用是希望联赛往健康和合理的方向发展,用心良苦。但目前的联赛并非乱世,飞速发展数年后的中超,存在问题,存在非理性、不合理的地方,但并非混乱无序。一系列处罚公布后,足协也把自己置于争议之中,有观点质疑足协“为处罚而处罚”,引用的处罚条款连自己都无法说服。
更重要的是,这些罚单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比赛中裁判低水平的执法引发的。足协派出的裁判引起争议,然后再处罚争议中的球员、教练和俱乐部。而足协的处罚就像其派出的低水平裁判作出的判罚一样,阴晴不定,难以适从,难以服众。
这样的罚单,比新政更简单直接快速地消磨着中超的影响力、公信力和吸引力。这是足协在开罚单之时,做得不足的地方,下一次,请拿出能够服众的条款条例。
据《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