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本地民生
本版新闻列表
 
2017年7月4日 星期

暑期打工 当心遇坑


□本报记者 张玲玲

“中招考试后,女儿本想趁机锻炼下自己,就到一个辅导班帮忙,算是打暑期工。说好的一天可以给50元钱报酬,可后来说只给30元,实在气人,心疼女儿!”7月1日,网友“临界点”向记者反映说。

据网友“临界点”介绍,她的女儿刚初三毕业。“在中考前一个月,我们给女儿报了一个辅导班,女儿中考后就去那个辅导班打暑期工了。”网友“临界点”说,她也是后来才知道女儿在那里打暑期工的。

“毕业前夕,我和几个好友之间互赠礼物,所以借了辅导班老师150块钱。当时老师说,暑假里招收暑期工,每天50元,如果愿意的话可以过去。”网友“临界点”女儿彤彤说,中考结束后,她就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还钱,也想给家人一份惊喜。6月29日上午,她和好友一起到辅导班,简单培训后,她们就开始工作了,主要是通过电话询问家长是否需要报名辅导班。

“当天下午5点多,辅导班老师说由于我们上午去得晚了,只能算半天工资。”彤彤说,第二天上午,她们的工作内容换为发传单,就是在学校门口向家长发宣传页,“又是到下午该回家时,辅导班老师说我们干的活不值50元,以后就是30元一天。”

6月30日晚上,听到女儿讲述当天的事情后,网友“临界点”很生气。她觉得女儿想锻炼下自己的想法很好,但辅导班的做法很打击女儿的信心和积极性。她不让女儿再去了,想替女儿讨个公道,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做。

“就那百十块钱,我也不想找他们理论,我让彤彤的同学把欠的75块钱带过去还给了老师。”网友“临界点”说,她也想以女儿的经历给家长和孩子提个醒,暑期锻炼要小心,以防上当。

7月3日,就彤彤的遭遇,记者采访了市劳动监察支队。市劳动监察支队工作人员提醒说,有很多学生放假后想当暑期工,锻炼自己,但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受骗。首先在选择暑期工作时,一定考查清楚用工单位的证照是否齐全;其次不能口头约定,一定要签订合同,包括工作时间、待遇、工作内容等;不能把自己的身份证、学生证等相关证件押在用人单位;如果感觉自己受到不公正待遇,要及时保留相关证据;一旦发生被骗、拖欠工资等侵权情况,及时向劳动、公安等部门投诉举报。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