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小记者苑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7月4日 星期

做孩子喜欢的老师
——记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培训中心书法老师杨红杰
正在教孩子们书法知识的杨红杰。

杨红杰

□文/图 本报记者 王海防

实习生 李宜书

每周六的下午,杨红杰都会来到小记者培训中心,早早地坐在书法教室,等着孩子们陆续到来。

“我很喜欢孩子们,也希望孩子们能够喜欢我。”杨红杰如是说。

记者在新闻大厦六楼见到了杨红杰,简单干净的衣着,一丝不苟的短发。

教育是一个良心工程

同课不同教,杨红杰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爱好进行灵活教学,例如对篆书、魏碑和有利于孩子艺术发展的字体等简单技法细致讲解,而非以唐楷入手。有句话叫做“不读《说文解字》,犹如不读书”,杨红杰认为,学习书法亦然,不练习大篆,犹如不练书法。大篆可以把书法的苍劲有力、线条的表现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学习大篆,对孩子的艺术发展很有帮助。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俱乐部主任杨东辉的一句话让杨红杰记忆犹新:“教育是一个良心工程。” 在当今社会,弘扬国学经典,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卷面分数,还能使他们有所学、有所想。因为书法的学习不仅修身养性,而且可以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力。

书法不是一味练字

杨红杰认为,书法不应该只是练字,更应该在学习书法时了解它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所以他每次上课都会讲一些书法、美德、文学小故事结合做人的道理,以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们逐渐喜欢上书法。

有些家长不明白,为什么书法课要讲解这些知识,他们觉得学习书法听这些干什么,临摹字帖才是正经事。其实不然,杨红杰认为,这些知识不仅可以让孩子们理解每个字背后的故事,还能陶冶孩子情操。

书无百日功,书法艺术是一生的学习。练习书法本就是一个比较枯燥的过程,很多孩子还小,坐不住,需要进行一些辅助教学,使孩子们能够在快乐中学习,而不是一味地磨灭孩子对书法的热爱。

毕业于河南大学的杨红杰,曾得申进贤、赵连生、潘清江等著名书画家点拨与亲授。杨红杰说,他的书法启蒙于小学时期,当时有位热爱书法的语文老师常骑车拜访一些当时的书法名家,而后对他们的教育方式就是——临摹。杨红杰告诉记者:“临摹名家字帖,就是跟老师的老师去学习,这样就可以跟随老师的脚步不断进步。”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具备的是德,其次才是艺。前路漫漫,怎可停歇?

学校地址:新闻大厦6楼

咨询电话:0395-6660505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