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艳彬 实习生 李宜书)“卖报啦!卖报啦!”7月5日,头戴小红帽的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在人民路丹尼斯广场开始卖报,这标志着漯河日报社“我是小报童”暑期活动正式开始。
【小记者】
收获很大 自信满满
7月5日下午五点半,当漯河日报社小记者俱乐部工作人员将卖报的技巧及注意事项告诉小记者后,小记者们纷纷领了报纸开始努力奋斗。
“阿姨,我是漯河日报社的小记者,我们在做卖报纸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我们的《漯河日报·小记者报》,内容丰富多彩!”9岁的小记者王权政礼貌地对一位女士介绍。看到这么懂事的小记者,这位女士爽快地买下了报纸,还夸赞道:“你说得真好,真棒!”
旗开得胜!小记者王权政紧接着卖出了第二份、第三份……不到15分钟,他领的10份报纸就卖完了。
10岁的小记者韩冰是一个温柔漂亮的小女生,第一次参加活动的她,怕领多了卖不完,仅领了5份报纸。结果当她成功卖出第一份报纸后,韩冰内心的热情和自信被点燃,5份报纸卖完后,她又接连领了3次报纸,都卖完了。
有些家长打趣地问小记者:“用你卖报的钱买个冰激凌吧?”“不行,这钱得留着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呢!”小记者认真地说。
【家长】
开始担忧 结果欣喜
在活动开始前,第一次参加活动的几位小记者家长表示担忧:“这么小的孩子能卖出去报纸吗?”“你们应该把报纸的价格定低点,5毛钱一份,这样孩子好卖些。”
当看到自己的孩子由内向腼腆转向热情大方时,家长的担忧消除了,他们不好意思地说:“开始是我低估了孩子的能力,没想到俺孩儿平时不爱说话,但是遇见事儿还真中!看来孩子的潜能爸妈有时候不一定都知道,确实应该多锻炼,你们的活动办得真不错!”
“俺孩平时花钱不眨眼,这次卖报后,让他花钱他都不乱花!”一位家长高兴地说。
【小记者俱乐部】
小活动提升大能力
作为活动的举办方——漯河日报社小记者俱乐部负责人杨东辉告诉记者:“卖报纸是看似很小一件事,但是小记者想把它真正做好,需要多方面的能力。”
如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长都在尽自己所能满足孩子各方面的物质需求,“血汗钱”这个词在孩子心中渐渐变得模糊。举办这个活动,就是以让小记者在卖报的过程中学会与陌生人打交道的技巧,懂得劳动的辛苦,还有自己赚零花钱的成就感。
在现场,小记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体会到了父母挣钱的不容易以及劳动的快乐。这个活动可以提升孩子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理财能力、创造思维及社会综合实践能力,还可以提升孩子的爱心、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据悉,该活动贯穿整个暑假,每周安排两场,请小记者及家长及时关注。
咨询电话:313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