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本地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7年7月14日 星期

昔日受人资助 如今爱心回馈
五年前受助大学生捐款1000元资助今年贫困学子

□本报记者 王艳彬

“等我以后有能力一定回报社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五年前,通过漯河晚报爱心桥受到爱心人士资助顺利进入大学校园时,张海登诚恳地说。

一句承诺,张海登在心中记了五年。今年7月13日,已经参加工作的张海登再次来到漯河晚报,兑现自己的承诺:将挣的1000元钱资助给漯河晚报爱心桥行动(第七季)的贫困学子。

五年前 他受到资助进入大学

2012年,舞阳一高的寒门学子张海登以512分的成绩考上洛阳理工学院,但贫寒的家境让他犯了愁。得知张海登的情况,本报“我要上大学·爱心桥行动”报道组记者赶到舞阳县莲花镇庙东张村张海登家采访。当张海登的事迹见报后,市民纷纷为曾辍学两次,但每次都坚强挺过来的张海登赞叹不已,爱心人士也慷慨解囊,不仅资助张海登进入大学,而且资助了他大学四年。

承载着爱心人士的嘱托,进入大学的张海登很珍惜学习成长的机会,努力学习,获得了奖学金。学习之余,他还参加班委竞选;参加歌手大赛;拍摄微电影;义务献血,为社会贡献力量……

进入大学的张海登没有忘记帮助过他的人,经常会给记者和爱心人士发温馨的祝福短信,让人看过心里暖暖的,感觉很欣慰。

在给记者的信中,张海登写道:“小草的成长离不开阳光的呵护,花儿的绽放离不开雨露的滋养,大学梦的实现源于你们的帮助!”因为心存感激,每次张海登与记者联系时,都会亲切地喊声:“姐!”记者也为能有这样一名常怀感恩之心、善良、充满正能量的“弟弟”而感到荣幸。

五年后 他爱心回馈

今年7月13日,张海登来到漯河晚报采编大厅,白衬衫、蓝色牛仔裤、黑色背包、黑色边框眼镜,充满自信的微笑,如今的他看起来稳重又很阳光。

“我考上了国家电网上蔡县供电公司。有工作了就要兑现五年前的承诺,资助今年的‘爱心桥’贫困学子。”张海登将1000元爱心款交到记者手中。参加工作刚刚一年的张海登每月的工资仅2000多元。2008年因车祸腿部残疾的父亲,今年又做了手术,再加上他租房和生活的花费,每月张海登能攒下的钱很少。这1000元,他省吃俭用攒了10个月。

接过张海登送来的这1000元爱心款,记者感觉分量很重。“我代表‘爱心桥’的贫困学子谢谢你!”记者感动地说。

“谢谢你们对我的帮助,其实从你们身上我已经体会到什么叫‘达则兼济天下’,你们就是社会的正能量,是我的榜样!” 张海登感慨地说,“我会努力拼搏,担负起自己身上的责任。感谢路上有您——好心人,谢谢!”


上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