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被抬上直升机。本报记者 王海防 摄
本报讯(记者 王海防 通讯员 张敬林)“直升机降下来了,快来看啊!”7月19日上午12点35分,在郾城区黄河广场,许多市民惊呼。只见,一架绿色的直升机稳稳地降落在早已准备好的停机坪上。据了解,这架直升机是从河南省人民医院起飞的医用救援机,为了转接郾城区人民医院内三科的患者李某。
记者在现场看到,直升机螺旋桨不停地转动。有专人将围观群众隔离在安全区外。
“用直升机转运病人还是头一次见到。这能节省不少时间啊。”“对危重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啊。”市民纷纷议论道。
在直升机降落的同时,郾城区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们迅速将患者从病房推出,随后又将患者抬上设置有各种医用设备的直升机机舱内。
据了解,患者李某,女性,75岁,有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冠心病、房颤、心衰、肺部感染等症状,因“意识障碍15天”转入郾城区人民医院。经治疗后心衰、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为进一步治疗脑血管疾病,经患者家属同意转入医联体合作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继续治疗。
“用直升机转运病人,在我市是第一次。”郾城区人民医院副院长周慧敏介绍。今年5月5日,郾城区人民医院与河南省人民医院举行了医联体签约仪式。医联体组建后,两所医院之间将逐渐形成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医疗服务新格局。漯河距离郑州一百多公里,若通过地面方式转运,不但费时,还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此次用直升机接送患者转院就医,能够克服地面交通的拥堵,为患者提供更安全便捷的紧急救援通道。
12点50分左右,直升机将患者顺利接走,直飞河南省人民医院。
医联体是指区域医疗联合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组成的一个医疗联合体。目的是为了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发烧感冒的就不用再挤进三级医院,在小医院也能解决,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医联体组建后,相关医院之间将逐渐形成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医疗服务新格局,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局面,为区域内的卫生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