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受访学生:张小燕
毕业院校:舞阳一高
高考分数:449分(理)
家庭住址:舞阳县辛安镇花张村
父亲左眼失明,母亲因患脑出血而瘫痪。为挣生活费,张小燕高考后就到附近超市打工,每天工作11个小时。她坚强、自信、乐观,相信自己能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张小燕每天在超市工作11个小时。
□文/图 本报记者 张晓甫
7月10日中午,辛安镇一家超市,身材瘦小的张小燕穿着超市制服,向经理请过假,推着电动车出来。“往南边走一公里多就是我家。”记者和张小燕拐过几个路口,到了张小燕家所在的舞阳县辛安镇花张村。
父母唯一的希望
张小燕家坐落在村西南角,土坯房,破败不堪的大门,院里种着青菜,显现出一片生机。“我家是贫困户,这是村里发的精准扶贫明白卡。”张小燕的父亲张海庆从昏暗的土坯房里拿出一个蓝色的手提袋和一个白色的本子。今年68岁的张海庆告诉记者,自己小时候因一次意外,左眼失明。
“年轻时还能在外面打工挣点钱,现在年纪大了,工地老板一看我的年龄和眼睛,怕不安全,都不敢要我。”张海庆告诉记者,两年前爱人脑出血,在医院住了半个多月,花了7000多元,现在这些债还没有还清。“小燕是家里的唯一希望,这孩子很懂事,平时学习也很努力。”张海庆说。
我们交流过程中,张小燕的母亲一直坐在旁边的轮椅上,激动地说着一些含糊不清的话。“我妈瘫痪后就再也没说过一句清楚的话。”树荫下,张小燕一直在给妈妈扇扇子。
每天打工11个小时
面对贫寒的家境,张小燕用瘦弱的肩膀扛起这一切。
“去年暑假我在舞阳县一家超市打工,两个月挣了2700元生活费。”张小燕告诉记者,今年高考结束后,她就四处打听附近哪家超市招聘暑期工,20多天前终于在目前这家超市上班了,负责售卖瓜果。她每天早上6点开始忙活,中午11:30下班,中午在超市吃饭,下午从13点开始一直工作到19点。虽然每天工作11个小时很累,可张小燕却希望自己的暑假工期更长一点。
“多干一天老板就能多给我一天的工资。”张小燕说,超市老板得知她家里的情况后,承诺一直让她干到开学。
将来想当一名老师
比二本线超出107分的张小燕今年报考的是省内一所师范院校。“想着将来能当一名老师,有个稳定工作,最好离家近一点,方便照顾父母。”采访过程中,张小燕身上透出的坚强、自信、乐观,让记者印象深刻。“小燕这次考试发挥得还可以,平时基本上在年级里都是前200名。”同村的张雪柔和张小燕一个班,两人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这次她的分数应该能让她如愿以偿,相信穷孩子也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张雪柔告诉记者。
“不能选择家庭和父母,但可以选择人生。就算是小草,也能开辟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张小燕告诉记者,她平时最喜欢打羽毛球锻炼身体,有个好身体,才能更好地撑起这个家。
如果你是一名品学兼优、家庭贫困,且已确认被报考院校录取,还在为学费发愁的漯河籍应届考生,请与本报联系吧。
本报同时面向社会征集爱心人士、社会团体和企业参与此项爱心助学活动。
咨询热线:13839531587 晚报小Q(QQ群):102185269
邮箱:1741712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