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本地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7月28日 星期

我市表彰18位见义勇为平民英雄
市政府办下发通知,加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
闫松林(右)、闫平军拿到“漯河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证书。
张庆华腰上的伤疤长约20厘米。

□文/图 本报记者 王 辉

7月27日,全市见义勇为表彰大会在市会展中心举行,追授桂二伟等3人为见义勇为模范,授予张保东等9人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和郭元山、张二成群体等3个群体为见义勇为先进群体,颁发荣誉证书,给予现金奖励。

同时,市政府办下发《关于加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工作意见》的通知,立足解决实际问题,从医疗、就业、住房等方面保障见义勇为者合法权益,让英雄不再“气短”。

【英雄】

见义勇为被铲伤,伤口20厘米长

张庆华,召陵区召陵镇辛庄村人。2015年8月6日,他听到大街上有人喊“救命”就冲出家门。看见村里的一名精神病人张某正挥舞着铁锹,四处追砍路人,场面十分混乱,他跑上去,将张某拦腰抱住。缠斗过程中,张庆华的右侧腰部被铲住,伤口约20厘米长,右手无名指骨折。最终,张某被他制服后送往医院。群众得救了,他却受伤了,至今腰上还留着伤疤,一到阴天伤疤还会隐隐作痛。

2016年3月,张庆华发现一个小孩掉进水坑中,半沉半浮在水面上。他来不及脱掉衣服,就跳进去救人。直到将孩子救出,他才上岸。

昨天,谈及这些年来的见义勇为行为,张庆华说:“不后悔!今后别让我看见,看见还是会出手。”

【致敬】

18位英雄唱响正气歌

“今天受表彰的同志,是近年来我市涌现出来的许多见义勇为人员的先进代表,他们在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紧急关头,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挺身而出、舍己救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生的价值、传播了社会正能量,唱响了时代正气歌。”表彰大会向18位见义勇为英雄致敬。

此次表彰中,见义勇为模范有3人,他们在救人中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有9人,见义勇为先进群体3个共6人。他们当中,年龄最小的27岁,最大的67岁,有勇斗歹徒的,有不顾个人安危、勇救落水人员的,有面对不法行为挺身而出的,有为救他人生命财产安全流血受伤的。“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见义勇为的故事代代相传,不会因为时间久远而不被后人忘记。”

【奖励】

获现金五千元或一万元

昨天,为表彰见义勇为行为,大会对18位见义勇为英雄进行了奖励,为3名见义勇为先进模范家属颁发荣誉证书,每人奖励现金10000元,授予张保东等9人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和郭元山、张二成群体等3个群体为见义勇为先进群体,颁发荣誉证书,每人奖励现金5000元。

面对褒奖,张保东等人纷纷表示,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施以援手是件很自然的事,他们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能通过自己的行为为社会注入正能量,他们感到高兴、光荣。

“高兴!真高兴!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来自郾城区裴城镇、荣获“漯河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的闫松林、闫平军两位老人兴奋地说。

2013年1月12日,闫松林、闫平军跳入冰窟,救出两名儿童,被称为当代“罗盛教”。

【措施】

保障合法权益,鼓励见义勇为

表彰大会上,还有一件令人欣喜的事。为加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市政府办下发了《关于加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工作意见》的通知。

“通知”确定了多项完善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的政策措施:认真落实见义勇为伤亡人员抚恤补助政策;保障低收入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提高见义勇为负伤人员医疗保障水平;扶持就业困难的见义勇为人员就业;积极落实适龄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子女教育优待政策,中、高考给予加分优待;解决见义勇为人员家庭住房困难等等。这些措施,切实解决见义勇为人员实际问题,保障其合法权益,防止英雄流血又流泪,鼓励更多人见义勇为。

同时,市领导还承诺,以后每年不断增加对见义勇为基金的财政拨付,奖励更多的见义勇为者,让见义勇为在沙澧大地蔚然成风。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