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筑梦美丽乡村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8月11日 星期

村容焕然一新 农户增收致富
村情简介

舞阳县九街镇都岗村位于九街镇最西端,西临姜店乡光国杨村,南临吴城镇坡杨村,距离市区36公里,距九街镇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辖1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

都岗村全村185户675口人,耕地1071亩。农业生产,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共有党员24人,村“两委”干部5人。

上图:村里如今平坦的水泥路。

右图:三年前村里的道路。(资料照片)

上图:新建的村委办公楼。

右图:曾经的村委办公室。(资料照片)

8月1日,天气闷热,下着小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记者终于来到舞阳县九街镇都岗村,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贯穿整个村子的一条平坦的水泥路。村外,道路两侧的玉米长得非常旺盛,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看得人心情不由就愉悦起来;村内,路两侧的绿化树随风摆动,正在茁壮地成长。

“以前你要是开车来我们村,那路上都是坑,你肯定就进不来的。”都岗村村主任都严勤笑呵呵地告诉记者说,自从2014年9月第一书记贺立群驻村开始,村子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好。

整修道路 方便村民出行

都岗村地处偏僻,距主干道较远,通往皇尚路的出村主路也年久失修,损坏严重,群众修路的呼声十分强烈。提起都岗村的道路,全镇人没有不说难走的,有时村民收庄稼还要绕道邻村。

“我驻村的第一天,一位80多岁的老人拉着我的手说,‘恁只要能把俺村的路修修,就是俺村最大的功臣啊’。当天我开车回市里第一件事就是修车,因为村里路上坑太深,把车的保险杠都撞坏了。”提起第一次进村的情景,贺立群还如在眼前,他已很多年没走过那么难走的路了。

经过一年多的辛苦奔波和协调,2015年底,都岗村的路终于开始修了。到2016年5月收麦前,投资130多万元的水泥路修建完成,成了村里最大的喜事。

“村里在外打工的人回来后都不敢认了,不相信村里的路修好了,还说路一修村子感觉完全变样了。”村民谷梅花高兴地说。

完善设施 提高生活质量

“看我们这个广场,功能可齐全了,晚上只要吃过饭,村民们就来了,跳广场舞的、打篮球的、打乒乓球的、打羽毛球的、聊天的,可热闹了。”住在村文化广场旁边的村民陈松花说,这个广场修好后,村民们终于有了可以跳广场舞的地方了。以前村民们吃过晚饭都没地方可去,只有坐在家里看看电视。现在村里从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到七八十岁的老人,只要有空,晚上就来到广场上跳广场舞、健身、聊天,大家玩得可嗨了。

为修建这个文化广场,贺立群和村干部们一方面协调资金,一方面寻找村内空地。通过做几户村民的思想工作,在给予适当的补偿后,在村室的南面拆除了几间废旧的老房子,腾出一大片空地,修建了近1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安装了一套体育健身器材、篮球架、乒乓球案等,实现了村民休闲娱乐场所、设施的从无到有。

在都岗村,村两委班子和贺立群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做好村内的基础建设,完善村内的公共设施,重点解决群众最紧迫、最突出的问题。为此,贺立群积极到市、县发改委、农业、交通、财政、民政、水利、畜牧、文化、林园等多家单位协调争取涉农项目、资金,由村干部负责在村里积极做村民工作,让村里群众都行动起来,齐心合力建设村子。

都岗村妇女主任刘录平告诉记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村里原有的三间废弃村室被拆除,新建了10间240平方米的村室和幸福院;对村内电网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在村内道路上安装了40余盏路灯;新打机井10余眼,维修机井20多眼,有效解决了农业灌溉问题;修建田间道路600米,解决了部分群众生产行路难的问题;在村内道路两侧种植了广玉兰、法桐、海棠、柿树等400棵树和瓜子黄杨1000株,对主干道进行了绿化美化。

扶持养殖 开辟致富渠道

村民庞新民是村内有名的养殖能手,从养牛到养羊,家里的养殖一直没有间断过。另外,村里还有十几户养羊的家庭,但规模都比较小。贺立群驻村后,了解到村里的养殖情况,特别是当时庞新民家里养殖了30多只羊,就考虑着能否通过帮扶,扩大一下村里的养殖规模,从而达到增收的效果。

随后,贺立群邀请市畜牧局的专家到都岗村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为养殖户集中讲解养殖技术、疫病防治、草料贮存等实用技术,并赠送养殖户一些养殖图书、资料等。市畜牧局的专家还到部分养殖户家根据村民的养殖情况进行了现场指导。通过专家的指导,庞新民家养殖规模已有近百只,每年增收三万多元。如今,庞新民成了村里的养殖专家,啥时候防疫、啥时候打针,庞新民十分在行,而且自己就能给羊打针防疫,以至于村里甚至邻村的养殖户遇到什么问题,都跑来请教他,邀请他去给养殖的羊等打针防疫。

“因为家里离不开人,我又不能外出打工,就在家里搞点养殖,又不影响照顾家。”庞新民说他下一步准备对羊舍升级改造,那样养殖起来将会更方便,也利于羊的生长。目前,通过示范带动和政策支持,都岗村的养殖业不断发展壮大,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另外,村里积极引导群众进行了小规模的土地流转,承包经营;在村里试行种植结构调整,种植果树、西瓜、花生等高效作物,提高土地收益。

精准扶贫 解决实际问题

都岗村朱建国家里比较贫困,在村干部和贺立群的努力下,他得到了一个村镇公益性岗位(卫生保洁)。如今,他有工作了,能赚钱了。

据了解,都岗村像朱建国一样在村镇公益性岗位就业的贫困群众共有4名。“对于贫困群众来说,帮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啥都强。”贺立群通过向所在的市委办公室和民政、工会等部门积极争取,为村里60余户贫困户送去了价值2万余元的慰问金和慰问物品;开展贫困母亲救助5人次,分别为她们送去500元慰问金和米、油等物品,并为她们购买了1万元的大病保险;协调市县残联,为3名残疾人分别协调帮扶一辆轮椅;积极争取贫困学生救助项目,为三名困难学生协调8000元助学金。

“村里还让镇卫生院给我们进行了健康体检,还发了一些防病的知识手册,可给俺们帮了大忙。”贫困户胡俊林说。

记者了解到,为让村里贫困户都能受益,村里正在积极配合九街镇进行了光伏项目在都岗村落地,届时贫困户每年收入均可增长。

寓教于乐 倡树文明新风

贺立群说,在为村里办实事的同时,他坚持虚实结合,把改变群众的思想观念作为一项工作重点,尝试创新群众教育方式,积极弘扬正气,倡树文明新风。

为此,贺立群想了很多办法,最终决定利用为村里配备的投影仪设备,在村文化广场给群众放电影娱乐的时,提前或插播一些道德模范事迹、遵纪守法、健康常识等视频短片,使“教”“娱”结合,寓教于乐。另一方面,播放一些农业科技知识和农村养殖技能,为群众讲解涉农科技,提高农户发家致富的方法和本领。这一举动受到了村里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记者在贺立群的办公室看到,一摞摞关于农业科技、文明礼仪、行为规范、道德模范的碟片放在办公桌、抽屉里,电脑上也下载了不少这方面的视频,甚至为了通过吸引孩子留住家长,贺立群还专门下载了不少动画片,时不时地播放。“这种形式好,让大家在娱乐的同时学到了知识,也得到了教育,大家都很喜欢。”村民何荣花提起贺立群的这一举动,伸出拇指为他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主办

市委组织部

市驻村办

漯河日报社

执行

漯河晚报

本版文字、图片由本报记者潘丽亚、吴艳敏提供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