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我要上大学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8月17日 星期

王恩赐:为上大学暑期打两份工

王恩赐在一家餐馆做小时工。(图片由本人提供)

人物介绍

受访学生:王恩赐 毕业学校:漯河四高 高考分数:485(理) 录取学校:云南中医学院 家庭住址:源汇区大刘镇蔡庄村

王恩赐父亲患病失去劳动能力,弟弟正在上初中。为了挣上大学的学费,他到郑州打了两份工,每天工作13个小时。尽管很累,他却对未来充满希望。考上云南中医学院的他,希望将来做一名医生,为像父亲一样的病人带去健康和快乐。

□见习记者 陈金旭

王恩赐母亲与他们失散多年,父亲王春生靠种地养活一家人。2010年,父亲突发心肌梗死,随后又患脑梗死,失去劳动能力。弟弟王恩惠正在上初中。为了挣学费,王恩赐高考后就到郑州打工。

兄弟俩包揽家务

8月14日,记者来到位于源汇区大刘镇蔡庄村的王恩赐家。村里为王恩赐家进行了危房改造,三间破旧平房刷上白漆,老旧的木门也刷了一层漆,但仍难掩这个家的贫寒。

王恩赐的弟弟王恩惠今年14岁,在源汇区实验中学读初二。记者到时,他正在屋里看书。他告诉记者:“哥哥平时很用功,经常借同学的书看。我有不会的问题都会问哥哥。”

王恩赐的爸爸王春生因患心梗、脑梗无法从事劳动,提起儿子,他一脸骄傲:“孩子特懂事,我生病时都是他伺候我。”

父亲生病后,王恩赐和弟弟承担了全部家务。家里用的地火,做饭时,弟弟负责烧火,王恩赐负责做饭。王恩赐告诉记者:“即使再简单的搭配我也能做出美味的饭菜,因为其中包含了兄弟情、父子情。”

目前,父子三人享受低保,王恩惠享受“两免一补”,再加上社会的一些资助,勉强能应付生活,但是上大学的费用却没有着落。因此,刚高考完,王恩赐就到郑州打工。

高中时勤工俭学

2010年6月,当爸爸患心肌梗死躺在病床上毫无知觉时,王恩赐心里焦虑不安。“当时我在父亲病床旁站了很久,最后决定不管发生什么都坚强面对。”有了这样的心理转变,王恩赐逐渐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因为父亲的病,王恩赐萌生了以后从事医疗行业的想法。

上高中时,王恩赐就开始勤工俭学。他在学校餐厅里帮忙卖饭,餐厅老板为他免费提供三餐。“最大的困难是交资料费,每次都跟班主任借钱。”王恩赐说,有时实在不好意思借,就去发传单,赚百十块钱。

王恩赐的同学杨龙威对他十分佩服:“王恩赐学习踏实努力,还经常帮助我,我遇到不会的问题他都耐心为我讲解。”

班主任李小刚提到王恩赐也十分赞许:“这孩子很懂事,对吃穿不讲究,只顾埋头学习。晚自习结束后常常学到熄灯才走。”

为赚学费打两份工

填报完高考志愿,王恩赐就到郑州一家高新科技企业打工,负责手机主板测试,一个月能拿3000多元工资。

前不久,叔叔王贵生打电话告诉王恩赐,收到了云南中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能够实现从医的梦想令他十分欣喜。“我第一学期的学费6300多元,家里根本拿不出来。”为了尽快凑齐学费,王恩赐又到一家餐馆做小时工,一小时10元钱。这样,王恩赐早上六点半到10点在餐馆打工,晚上8点到凌晨五点半在高新科技企业上夜班。“打两份工还好,就是我天天都睡不够。”王恩赐说。

即使这样辛苦,王恩赐却对未来充满希望。他说:“我不知遇到多少挫折、多少痛苦,但又一次次遇见惊喜、遇见感动。”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