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漯河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8月23日 星期
□本报记者陶小敏
家长制订奖励表培养孩子好习惯
□本报记者陶小敏
网友供图

8月22日,网友“大武生”在朋友圈发图片并说:“这是我外甥的‘挣钱途径表’,一个暑假,可怜的娃只挣了20块钱。哈哈哈,不说了,下次见他我多给点零花钱吧。”

网友“傲娇霹雳花”:哈哈,现在的小孩儿其实也挺不容易的。 网友“美美妈”:为了帮助孩子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我也制订过这样的表格,儿子做到了就给奖励。

网友“傲娇霹雳花”:哈哈,现在的小孩儿其实也挺不容易的。

网友“美美妈”:为了帮助孩子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我也制订过这样的表格,儿子做到了就给奖励。

8月22日,记者联系到了网友“大武生”,他说这张“积分奖励

图”是他的姐姐郭女士制作的。记者随后联系到郭女士,她告诉记者,她家住临颍县颍郡尚城小区,儿子上小学一年级。制这张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儿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同时让儿子知道挣钱的不易。“看上去挺简单,但对于小孩子来说,真正做到并不容易。”郭女士说。

郭女士说,到了暑假,儿子就变得不太听话。晚上很晚不睡觉、早上睡懒觉,不想做作业,有时候还会顶撞长辈。正是看到儿子如此,她才制订了这张奖励表。

“坚持了20多天,乘法口诀背得可熟了,作业也早早做完了,也开始有意识帮我做点家务。”郭女士说,虽然儿子不是每天都做得到全部内容,但她对孩子暑假的表现整体上满意,制订的奖励表还是起到了作用。“下次放假准备让他自己制订假期计划表,然后我们把关,可能他会更加主动自觉吧!总共奖励了他20元钱。”郭女士说。

就此,记者也采访了一些家长。市民潘女士告诉记者,她在孩子小时候也这样做过,如果孩子能够达到要求,就满足孩子一个小愿望或进行奖励。她认为,家长应对要求孩子做到的事项仔细揣摩,看是否合理,或者存在难度,如果难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那就不太好。

市民冯先生表示,他也赞同家长跟孩子共同制订学习计划和要求表,但应该选取多样化的奖励方式而不是单纯的物质奖励,才能起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原帖

跟帖

采访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