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以来,录取通知书相继到达“准大学生”手中。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去“新生群”里“抱团取暖”或咨询学长、学姐,成为不少新生的首选。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在QQ平台上,多地山寨“新生群”乱象频出。有人建群后,向2017级新生每人收取数元入群费;还有人瞅准新生,将已有的普通群改名为“2017级新生群”,吸引新生入群,在群里发兼职广告赚取提成;或以学长、学姐名义,骗取新生钱财。
对此,多所高校提醒称,一旦山寨“新生群”出现强制收费情况,可以及时与学校的老师联系。如果涉嫌诈骗和敲诈勒索,可以直接报警。
【 事 件 】
山寨“新生群”以大学名义收费
近日,南开大学被指出现“借该校新生群名义,向入群新生收费”的现象。记者注意到,今年8月13日,在一个名为“南开大学2017新生总群”的QQ群中,管理员发布通知称,“拟定收取群费,每人每月5元”,表示收取的费用将用来“进行内部建设”。
随即,这则“每人每月收取群费5元”的消息,引发群内学生质疑。有学生询问该群是否为学校“官方新生群”,也有人询问发布消息的管理员是否为该校学生,以及收费是为了提供服务还是欺骗新生。
对此,近日南开大学在其官微上发表声明称,“经向辅导员核实后,发现为骗局”。声明中提醒称,该校“目前尚未建立官方的新生总群(包括QQ群、微信群),部分学院在校生本着热情友好的初衷建立诸多新生交流群为学生答疑解惑,无论是教师、学长学姐的在线答疑,还是学校通过官方途径发布的网络课程都是免费的。凡是要求收取入伙费、内容费等的个人,都是诈骗”。
【 现 象 】
众多山寨群现收费、诈骗情况
记者注意到,打着高校“新生群”名义,进行收费、骗取新生钱财的QQ群不在少数。
即将就读北京邮电大学的“准大学生”王立(化名)告诉记者,他所在的一个“2017北京邮电大学新生”QQ群,近日被改成了收费群。“这两天看群里聊天,才发现现在对入群的新生要收费6.6元,已经有好几个17级的新生都说付了钱才进来的。”
随后,记者联系群主,表明自己系该校2013级学生的身份,询问能否进群,但群主表示“付费才能进群”。记者注意到,在支付页面,有提醒称“5分钟内退群将退费,入群费用直接转至群主账户”,但记者付费进入群聊界面后发现,自己被设置“禁言5分钟”。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除了这个群之外,QQ群名为“延边大学2017新生群”“黑龙江大学2017新生群”等群,也都设置成付费数元才能进。有群主解释,收取的这笔费用是(群主的)“生活经费”。
【 骗 局 】
将普通群改名为“新生群”后行骗
此外,记者发现,一些自称某高校“2017级新生群”的QQ群,虽然不设置收费进群的“门槛”,但入群后,存在诸多乱象。
安徽当地媒体今年7月报道,安徽工程大学大一学生小王在“新生群”,被“老乡学长”请求帮助刷单,后又被请求帮助贷款,随后收到多家贷款机构催款短信,至此发现累计被骗5万余元。
除了骗取钱财,另一类乱象同样值得警惕。记者添加的多个高校新生群中,出现不少以学长、学姐名义,发广告称高薪招聘刷单员、各类兼职的QQ群。一名操作多个新生群的群主告诉记者,这些群,原本就是广告群,“发兼职广告、做贷款、租房以及淘宝刷单等”。该群主称,为了让广告群有更多的人进来,每年高考结束后到开学前这段时间,他们会把群名称改成“新生群”。“如果发广告后,有新生做了兼职,我们可以拿提成,有的单子一个人能提100元”。
这名群主还透露,因为建高校新生群没有限制,所以一般不会引起新生怀疑,“就算被质疑了,把个别新生踢出群,也不会有很大影响”。
【 回 应 】
多所高校表示未设官方“新生群”
8月26日,记者致电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询问该校一“新生群”出现收费入群一事,综合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该校“从来没有建立过这种官方QQ群供学生交流。对于群里有自称学姐学长的人,学校也无法确认。”校方提醒称,开学后学校会开展一系列入学教育,但“开学之前,没有建立供新生交流的这类渠道”。同时,延边大学招生办公室工作人员也回复记者称,该校“没有建立过供学生交流的官方QQ群”,并提醒学生注意这些打着学校名义的“新生群”内,可能出现骗局,“一旦出现强制收费的情况,可以及时与学校的老师联系。如果涉嫌诈骗和敲诈勒索,可以直接报警”。
据《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