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报道播出了来自海口市的14岁孝心少年曾弘祥,面对家庭困境,努力学习,并细心照顾患有精神疾病母亲,陪母亲读书写字、教母亲做家务、帮助母亲恢复自理能力的感人故事。报道播出后,不少观众纷纷点赞。记者注意到,来自海口云龙中学的曾弘祥,在前不久海口市“双创”工作指挥部召开的首届“最美孝心少年”表彰中,荣获海口市“最美孝心少年”称号。
8月28日,记者赴云龙镇,采访了这位少年。
为了妈妈能自理
制定“计划”锻炼妈妈
云龙镇一条热闹街道上,曾弘祥一家就租住在一间普通民房里。今年14岁的曾弘祥个子并不是很高,一双不大的眼睛炯炯有神,嘴角总是挂着微笑。房子并不大,刚吃完饭的餐桌上,记者看到了青菜和煎蛋。曾弘祥的母亲则在一旁收拾桌子,手脚并不利索。“不急、慢慢来,你可以做好。”在一旁的曾弘祥不断地鼓励,她小心翼翼地洗碗、收拾。
坐下后,曾弘祥介绍,他来自湖南,因家庭原因,他自小跟着外公、外婆和妈妈生活,“我1岁时,妈妈就患了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自小都是外婆照顾我比较多。”两年前,外婆病逝,他只好带着患病的母亲来到海南找外公。
“要想让妈妈安心在这儿生活,得想想办法,让妈妈学会独立。”曾弘祥说,那时起,他制定了一份详尽的计划“锻炼”妈妈。
给妈妈“布置作业”
教妈妈写字、洗衣、做饭
每天让妈妈抄一篇文章、带着妈妈去买菜、让妈妈参与洗菜、让妈妈学会煮饭……在曾弘祥的“计划”本上,这些“任务”被他一一地列了出来,并每天督促妈妈完成。“现在妈妈已经好了很多,她养成了抄写的习惯,家里人忙的时候,她也能主动帮忙了。”曾弘祥说。
但要让一个患有精神疾病的妈妈完成计划表上的任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曾弘祥十分有耐心,一点一滴地帮助妈妈进步。每周末的傍晚,曾弘祥会把妈妈带到学校操场散步,陪妈妈锻炼身体。
生病的妈妈手总是会抖,为了能让妈妈尽早地恢复健康,曾弘祥让妈妈抄写文章,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妈妈的手,还可以让她的精神恢复得更好。可刚开始时,妈妈抄了两行字就怎么也不肯再抄了。曾弘祥只好一字一句地教妈妈,还给妈妈适当的“奖励”,每天按量完成任务,就给妈妈买零食。如此一来,妈妈才肯乖乖配合。
给年迈的外公减轻负担
主动挑起家务活的重担
在曾弘祥的家中,堆放着铁锹、锄头等工具,曾弘祥说,今年63岁的外公是这个家唯一的劳动力,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外公每天到工地干活。
为了给年迈的外公减轻负担,懂事的曾弘祥主动挑起家庭的重担。有时外公很早就出门干活,曾弘祥就得早早起来给妈妈煮面条做早餐再去上学。一放学,曾弘祥就赶紧回家,给外出干工的外公、生病的妈妈煮饭做菜,洗衣拖地。
曾弘祥的家里,记者注意到,一本字典上写着“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等励志的话,曾弘祥说,这是外公给他写的,外公时常激励他,不要害怕困境,事在人为,努力就能收获。正是谨记外公的教诲,面对家庭困难,曾弘祥从不退缩,而是鼓起勇气,克服困难。
成绩年级第一
还是同学们的“开心果”
“从初一下学期转学过来,年级第一的位置就是曾弘祥的,没有变过。”班主任王雅说,交代给曾弘祥的任务,他总是按质按量完成,责任心很强。
“有一次学校大扫除,曾弘祥被布置清洗垃圾桶,这样的脏活累活,他却没有一句话,任劳任怨。”王雅说,身为学习委员的他,跟同学们的关系还特别好,“从没有见他跟哪个同学闹过别扭。”
“他还特别幽默,是班里的开心果。”同学林诗博说,曾弘祥总是会跟大家分享生活趣事,同学们都特别喜欢他。“他的家庭情况不好,可从来没有见他抱怨过。”林诗博说。
据《南国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