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特别报道
本版新闻列表
 
2017年9月5日 星期

春天的嘱托


(上接07版)

推动“河南制造”向“河南创造”转变——

“如果说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点火器。”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所作的主旨演讲中,让人过耳不忘的“金句”。

在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铁装备有限公司的盾构车间,正开足马力生产。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这里。员工们至今仍清晰地记得,总书记兴致勃勃地登上一座长达85米的盾构机装配平台察看,逐一了解隧道掘进机研发制造进展情况,企业自主创新的可喜成果让总书记深感欣慰。总书记还语重心长地告诉大家:“一个地方、一个企业,要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

如何“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答案是——创新。

这些年来,河南将创新纳入顶层设计,深入实施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创新体系,科技创新工作持续发力,为全省经济提速提供了强有力的新引擎。

这些年来,中铁装备有限公司创新发展一路高歌,国内最大断面硬岩掘进机、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机等一大批自主创新产品走出国门,驰骋海外,和宇通客车、中信重工、许继电气等一道,成为“河南创造”的“形象代言人”。

融入“一带一路”,走向开放前沿——

丝绸之路上的声声驼铃,曾谱写出一段段东西方交流的佳话;而今,随着总书记“一带一路”倡议发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梦回千年,生机勃发。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发源地,河南如何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那一年5月10日10时许,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第28列中欧班列(郑州)将奔赴德国汉堡。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站台,望着即将西行的“钢铁长龙”,愉快地回忆起他在德国杜伊斯堡港察看到港的中欧班列情景,“当时,德国副总理和州长都到了现场,当地人可是舞着狮子欢迎啊!”

时间虽然过去了三年多,但直到现在,郑州国际陆港总经理赵文明对当时的细节依然记忆犹新,“考察时总书记对班列特点、装载货品问得非常详细,还特别提出,希望班列越来越频密。”

这个希望如今已经变成现实。目前,中欧班列(郑州)已实现“七去七回”常态化开行,高频往返、均衡对开、满载运行,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最“忙碌”的班列。

河南保税物流中心E贸易服务大厅,电子交易显示屏数字闪烁,更迭频繁。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了解贸易进出口情况,勉励河南朝着“买全球、卖全球”的目标迈进。

“总书记视察的时候,河南保税还只是承接郑州E贸易的试点单位,现在这里已扩展为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河南保税物流中心总裁徐平自豪地说。

“买全球、卖全球,大门在郑州。”打造“网上丝绸之路”,河南说,“我们中!”

2017年6月14日,北京。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卢森堡首相格扎维埃·贝泰尔时明确提出,支持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

总书记首提“空中丝绸之路”,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对河南更是意义非凡。机遇岂容错过?责任直须担当。仅仅两个月后,河南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出台了《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专项规划(2017—2025年)》、《推进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工作方案》。

河南提出,要将这条“空中丝绸之路”打造成为引领中部、服务全国、联通欧亚、辐射世界的空中经济廊道。“找到支点,撬动全球。”这一宏大构想必将推动河南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希望河南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做贡献。”总书记当年的嘱托言犹在耳。

着力打好“四张牌”,引领发展新航向——

扬帆远航,需要伟大的领航者视野无疆。基于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判断,结合深入实际的调研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发展提出更具指导性、针对性的方略。

2014年5月,郑州。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了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工作汇报后发表重要讲话。他在肯定河南工作的同时,提出“着力打好‘四张牌’”的要求,即“以发展优势产业为主导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为主导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以强化基础能力建设为主导推进培育发展新优势,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

“总书记为我们提出的打好‘四张牌’,切中河南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重大关键问题,为我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河南省委书记谢伏瞻说。

“河南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省,正处在向经济强省迈进的关键阶段,只有真正打好这‘四张牌’,才能明确方向、发挥优势、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说。

春潮涌动处,奋楫击水时。

牢记嘱托,撸起袖子加油干!

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原更加出彩。”——习近平

烨烨中华,风正帆悬,向着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劈波斩浪。

天地之中,大河之南,朝着富民强省的宏伟蓝图奋勇向前。

三年来,全省上下把总书记的嘱托作为河南发展的指南针,把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作为践行嘱托的路线图,响亮地提出建设经济强省,打造“三个高地”,实现“三大提升”的宏伟目标。

河南省第十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规划了全省未来五年的发展路径:坚持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推动发展是第一要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力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推动创新转型发展,着力强化法治维护稳定,着力改善民生补齐短板,着力从严治党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更加出彩。

春种。夏耕。秋收。

执政为民的河南更出彩——

“为人民执好政,执好政为人民。”这些年,河南广大党员干部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为主线,将火红的旗帜高高举起、将发展的重担扛在肩头、将炽热的情感付诸行动,锻造成为中原崛起的中流砥柱。

兰考,东坝头乡张庄村。

三年前的那个春日,春水初涨,柳芽吐绿。那一天,总书记轻轻推开了村民闫春光家的木门,“拉着俺奶奶的手,聊了很久。他还帮我出主意想办法,鼓励我早日脱贫。”

像闫春光一样,脱贫致富是兰考群众多少年的梦想。

焦裕禄同志纪念馆里,那把象征着共产党人鞠躬尽瘁的藤椅,婆娑了多少人的泪眼,摇撼着多少人的心门:

今天的我们,如何告慰焦书记的在天之灵?今天的我们,还要把贫困的帽子永远戴下去吗?

“兰考的脱贫,倾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河南省委书记谢伏瞻说,“兰考不脱贫,我们愧对焦裕禄,无法向总书记交代,无法给兰考人民交代。”

……

“今天是兰考85万人民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兰考戴了几十年的穷帽子终于摘掉了,兰考脱贫了!”2017年3月27日,兰考县退出贫困县新闻发布会上传出激动人心的声音。

在全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当中,兰考率先实现了脱贫。

那一天,乡亲们自发地来到焦陵,在汉白玉的纪念碑前献上鲜花,摆上雪白的馒头,流着泪说:“焦书记,兰考脱贫了!”

还是那个春天,东坝头,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岸边,举目远眺,滔滔大河尽收眼底,黄河的安澜、滩区群众的生活,一直在总书记的心头挂念。

“俺真是托了总书记的福啊!”今年8月1日,兰考县谷营乡姚寨村村民叶银霞喜上眉梢。在我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第一批试点中,4676户16718名滩区居民和她一样入住新居。就在当天,河南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规划获批:三年内,全省24.32万名滩区居民将彻底告别黄河水患,搬进新家园。

这些年,河南省委、省政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以超常的力度、超常的措施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战。在连续两年脱贫240万人的基础上,2016年又使112.5万乡亲摆脱了贫困。

不止在脱贫攻坚一个战场,河南在民生保障方面的力度逐年加大。教育、卫生、住房、社保等领域民生“礼包”不断,一张保基本、兜底线、广覆盖的民生保障网不断织密织牢,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一把把兰考泡桐制成的古筝,奏响了新的“春之声”。通过帮扶,已经成为致富带头人的闫春光还有一个念想:“我奶奶一直念叨:总书记真好啊!真想让他再来俺家看看!”

转型发展的河南更出彩——

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及竞争力,今天的河南,迎来了新的春天。

——方式之变为河南发展增添新动能。

河南省委、省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突出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突出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突出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切实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交出了一份靓丽的答卷:

2016年,全省生产总值迈上4万亿元台阶,稳居全国第五位,今年上半年增幅达到8.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总收入4706.96亿元;“金融豫军”加速崛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

——开放之翼为河南发展注入新动力。

吃着新鲜的澳洲牛肉,喝着鲜酿的德国啤酒,餐后来盘刚摘的智利蓝莓……身处内陆的河南人,一餐居然可以这么“优、鲜、特”,家门口就能“全球购”。河南“枢”联世界,天涯“购”若比邻。

开放,是经济的开放,更是思想的开放。就是要以主动融入、包容四海的胸怀,积极参与国内外合作与竞争,不断丰富发展新内涵,拓展发展新空间,集聚发展新实力。

一趟中欧班列(郑州),跃动着“陆上丝路”的铿锵音符;一条“郑卢”航线,架设起“空中丝路”的绚丽彩虹;一个E贸易平台,链接出“网上丝路”的数据洪流。

中原,正在拥抱世界。世界,正在走近河南。

——战略之机为河南发展提供新支撑。

近年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原城市群……一项项国家战略花落河南,以“三区一群”为代表的一系列国家战略,共同构成了引领全省发展大局的战略组合。

“这些国家战略规划战略平台获批,使河南战略叠加效应更加凸显,综合竞争优势显著增强。”河南省省长陈润儿说。

这一枚枚重要的战略“落子”交相辉映,拓宽了发展新空间,构建起支撑河南改革开放创新的支柱,为解决发展的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重大问题提供了强有力保障,让河南挺立于区域竞相发展的潮头,在全国大局中的优势更加彰显。

深刻把握时代赋予的历史机遇,河南乘势而上、主动作为,全方位提升发展水平,将国家战略叠加效应转化为雄浑壮阔的发展合力。

出彩的河南,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唐风宋韵里的中原,曾经是世界文明的中心。时光流转,沧海桑田,这片热土在岁月变迁中几经沉浮。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河南最后一次乡试的试卷,论述中原如何崛起的“中州形势论”为考题之一。从苍黄的宣纸中破卷而出的“中原崛起”命题,始终是一代代中原儿女共同追寻的梦想。

时间长河,滚滚向前。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汇集亿万中原儿女的澎湃力量,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接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的宏伟目标;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清晰地认定中原崛起的历史方位。

过去五年,河南在抢抓机遇中乘势而上,在转型攻坚中砥砺前行,在从严治党中凝心聚力。干成了一批强基础利长远的大事,办妥了一批多年想办办不了的要事,实现了一系列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突破。

未来五年,河南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略地位更加凸显,战略格局更加完善,战略优势更加彰显,战略保证更加有力,发展潜力加速释放,蓄势崛起态势日益增强。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未来的河南,一定会让世界刮目相看。

不负嘱托,砥砺再奋进。

春华秋实,试看新中原!

据《河南日报》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