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艳敏
在各大超市里都有很多商品与赠品捆绑在一起销售,比如大包装的商品捆绑一两袋小包装的商品,或者一些商品会捆绑一些塑料盆、塑料饭盒等赠品,消费者很容易被这些赠品吸引,甚至有人专门冲着赠品而去。近日,家住市区泰山路附近的周萍阿姨却被这促销赠品弄糊涂了。
市民:赠品出现质量问题
“我平时比较节俭,只要超市做活动,我都会买一些日常用品。可是,没有想到,我前天给孩子买了一大包方便面,送了一个餐盒,回家后发现这个餐盒质量有问题,根本就不能用。”56岁的周萍阿姨说。
周萍阿姨告诉记者:“送的赠品餐盒有破损,并且往餐盒里倒上热水,还有一股难闻的味道,根本就不能用,该不该找他们呢?”
超市:“捆绑式”销售形式多样
随后,记者走访了市区多家超市,发现许多超市都有这样的促销活动。在市区人民路一大型超市,记者看到买一个拖把送一个拖把头、买一瓶清洁剂送一瓶洗洁精、买精装版方便面送一个塑料饭盒等,诸如此类的促销方式,吸引了众多消费者。
该超市一名销售人员刘女士向记者透露,有些本来销量平平的商品,一旦厂家或商家推出赠品,销量会出现一个明显的提升,而有时候,以赠品推出的促销方式比打折还更加有效果。
“我每次去逛超市都会格外关注打折促销的情况,赠品也是最能打动我购买欲望的促销手段之一,用买一件商品的钱买两件,感觉很划算。”市民王敏霞告诉记者。
市民高丽表示,商家推出的这些赠品虽然很诱人,但在很多情况下,商家实际上只是以较优惠的价格让你获得这些赠品,而不是完全的免费。“往往在买回来这些商品后我才发现,其实很少甚至根本就用不着这些赠品,或者有的根本不能要,而由于是赠品,一般都不允许退货,只能扔掉或者闲置起来。”
厂商:赠品是促销手段
在市区交通路一家超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促销人员表示,附送赠品有时是因为厂家在搞促销或者产品形象宣传活动,有时则是由商家为回馈消费者而推出的捆绑销售,但是两者的目的都是让消费者在获得更多实惠的同时,也能起到产品形象宣传的作用,既火了超市的生意,又使消费者得到了更大的实惠。该销售人员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面对赠品的诱惑时,最好多一个心眼,仔细察看一下这些赠品有无破损,是否快到保质期等。
工商部门:赠品视同其销售的商品
记者采访了市工商部门,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去年5月1日起,《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正式施行。《办法》明确指出,经营者提供的奖品、赠品等视同其销售的商品,应当符合本办法对商品质量的规定,标识标签不符合规定的商品、禁止销售的商品以及“三无”商品等一律不得作为奖品或者赠品,违者将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
工商部门提醒消费者,到超市购买物品时,千万不能被附带赠品“迷惑”了双眼,不要为了占一点儿便宜,最后吃大亏。消费者在购买附带赠品的商品时,一定要看好生产日期、厂家和保质期等,以免购买后发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