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本地街区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9月8日 星期
从一个人演唱到与歌友共唱,54岁的赵春富说——
让美妙的歌声带给人更多快乐

赵春富(左三)与歌友们在唱歌。

□文/图 本报记者 尹晓玉

今年54岁的赵春富,家住市区井冈山路北段德国小镇小区,从小喜欢音乐。从2012年开始,他每天吃过晚饭,就拉着音箱到市科教文化艺术中心的广场上唱歌。2014年,他和一些爱唱歌的朋友成立了心连心歌友会。他们不仅经常聚在一起唱歌,还走进社区、老年公寓义务演唱。

喜欢音乐 拉着音箱到广场唱歌

9月6日晚上7点左右,记者来到市科教文化艺术中心广场南侧,心连心歌友会的几名成员手握话筒唱着《少年壮志不言愁》,慷慨激昂的歌声让很多路人驻足倾听。

赵春富老家在信阳市平桥区查山乡井老村。他从小喜欢唱歌,但因为家境贫寒,十几岁便辍学务农。2011年,因孩子在漯河做生意,他也跟着来到了漯河。

“孩子们都大了,有自己的事干,家里不再需要我挣钱糊口了,我就想着发展一下自己的爱好。”赵春富说,2012年年初,他买了一个小音箱,每天晚上一个人到市科教文化艺术中心的广场上唱歌。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就这样,他和一些经常在一起唱歌的人,逐渐成了好朋友。

因共同爱好 成立歌友会

2014年,赵春富和经常一起唱歌的一些朋友成立了心连心歌友会。目前,歌友会成员有20多人,年龄多在40岁至60岁之间,有退休工人,也有美术老师……虽然身份各有不同,却因为爱唱歌走到了一起。

今年57岁的张艳君是退休工人,一次偶然机会经过市科教文化艺术中心,被赵富春的歌声吸引。后来,她每天晚上都来和大家一起唱歌。

“退休了在家没事儿,晚上出来唱唱歌,心情都会好很多。”张艳君告诉记者。

今年48岁的谌忠民是一个生意人,半个月前,他因遇到不顺心的事,便到市科教文化艺术中心散步。“当时赵老师他们几个正在唱歌,听得我心里激情澎湃,把白天的烦心事都忘了。后来,我也加入了这个团队。”谌忠民说。

忠实粉丝 每晚都来听

“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采访当晚,记者在现场看到,在歌友会成员闫冬春的带领下,大家热情洋溢地唱着《大海航行靠舵手》。对面听众不时发出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据了解,有很多忠实粉丝,已经追随歌友会三年了。

今年69岁的付德寿是江西人,在我市一建筑工地打工,是心连心歌友会的忠实粉丝。“在漯河打工这三年,我每天晚上吃完饭,就来到广场上听他们唱歌。我自己不会唱,但听他们唱,觉得非常有激情,缓解了一天的疲劳。”付德寿笑着说。

今年55岁的吕新成家住金山路南段。三年前的一天晚上,他经过市科教文化艺术中心时,被心连心歌友会成员们的歌声吸引。后来,他每天晚上骑着电动车来听大家唱歌。“我觉得他们唱得很好听,比电视里的人唱的还好听呢,也给我带来了欢乐。”吕新成说。

“除了每天晚上到市科教文化艺术中心的广场上唱,我们有时候也去社区、敬老院这些地方义务唱歌。说实话,我们这一群人唱得也不是太好,但还是想一直唱下去。希望通过歌声传递正能量,给更多人带去快乐。”赵春富说。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