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薛宏冰
通讯员 张庆伟
贫困户王老汉家里来了“暖心”的“扶贫干部”,检查扶贫款落实情况。他满心感动,一一诉说家里的困难,没曾想“扶贫干部”却是个骗子。
日前,市公安局城关分局成功破获这起冒充国家工作人员骗取扶贫对象财物的案件。
贫困户家里来了“扶贫干部”,老汉被骗1000元
王老汉今年70多岁,是郾城区龙城镇某村的贫困户。
“大爷好,我是市政府某扶贫办的工作人员,近期市财政下拨了一笔扶贫款,我此次来督导检查扶贫款项是否落实到位。”8月17日下午4时许,一名自称在市政府某扶贫办工作的年轻男子来到王老汉家介绍说。
王老汉一听这,对这名“很近人情”的“扶贫干部”心存感激,忙搬来板凳请他坐下,还从院中的石榴树上摘下一颗石榴剥给他吃,细细诉说家中的困难。“扶贫干部”向老汉承诺,一定会让其得到政府的救济。“扶贫干部”的一席话,让老汉夫妻俩感觉心里暖洋洋的。在取得王老汉信任后,“扶贫干部”让王老汉带自己到附近的银行查询扶贫款项是否到账。查询结果显示王老汉家的扶贫款项没有到账。
“款项虽然没有到账,但只要你愿意拿1000元出来打点,我可以让扶贫款项提前打到你卡上,再多给你一万元。” “扶贫干部”的这一席话,打动了王老汉。他当即给了这名“扶贫干部”1000元现金。拿到钱后,“扶贫干部”告诉王老汉,自己回市里去催促下,让人尽快把扶贫款项打到王老汉卡上。
8月18日上午8时许,经过一夜的反复思考,王老汉觉得事情有点不对劲,他开始对来过其家中的“扶贫干部”身份存疑。在拨打电话向有关部门询问后,才知道自己的确受骗了,便报了警。
民警快速介入,犯罪嫌疑人落网
目前正值国家扶贫工作如火如荼开展之际,辖区内突然发生这样一起冒充国家扶贫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案件,市公安局城关分局龙城警务队队长黄文忠高度重视。
他立即带领精干警力开展案件侦破工作。经过详细询问当事人、调取银行视频资料、认真比对和排查走访,民警最终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系郾城区商桥镇的李某。民警多次蹲点守候,最终于9月4日上午将李某抓获归案。
抓获李某后,民警发现,李某曾两次因盗窃罪被法院判刑。李某是郾城区商桥镇人,1999年7月出生,从小父母离异,跟随其爷爷长大。2015年10月,李某到朋友家中将其爷爷的存折和身份证偷走后,将存折上的2万元取走,抓获后被判刑6个月;2016年11月,李某又在临颍县皇帝庙乡以帮别人介绍工作需要缴纳保证金为名,骗取7000元现金,被抓获后又被判刑6个月;2015年5月份,李某伙同他人,利用存留的租房时出租屋大门钥匙,通过撬门等方式,在郾城区城关镇某村进入出租院内盗窃钱财2700元。今年7月份,案件告破,李某被同伙供出被市公安局城关分局龙城警务队民警抓获。今年8月5日,李某被取保候审。
据审讯,8月17日,李某酒后又动起了坏心思,遂冒充“扶贫干部”以检查国家扶贫款项到账为由,想盗取王老汉存折上的扶贫款,后发现扶贫款项没有打到卡上,随即以可以帮王老汉早日拿到扶贫款为由,骗取老汉1000元现金。李某拿到钱,便将钱挥霍掉。9月4日,犯罪嫌疑人李某被刑事拘留,9月6日,李某被提请逮捕。
民警提示:精准扶贫本是中央帮助困难群众奔小康的重要决策,国家有关扶贫人员调查或办理精准扶贫事宜,一般会同本村干部或乡镇有关工作人员一起开展工作,不会收取任何费用。提醒群众擦亮眼睛,警惕不法分子从中打歪主意。任何以扶贫为由收取费用的行为都是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