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教育时空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7年9月18日 星期

读书改变思维


□堂吉伟德

最近一次出现在媒体上,陆步轩看起来一点也不“北大”。年过五十,他有点驼背,皮肤黝黑,任由发根一截截发白。“北大毕业还不是照样卖猪肉?”这句话曾经是他心头的一根刺,现在他开始想明白,读书不一定直接改变命运,但是读书能改变思维。

高等教育普及化,意味着文凭将不断贬值,教育投资的回报也会更加充满风险。当高等教育不再是稀缺资源,读书已由“能不能读书”变成“能不能读好书”后,读书对命运的改变,已超越传统而获得新的注解。

“北大屠夫”陆步轩就处于这样一个转型期,在思维还是计划经济的时代,毕业就业已进入了市场经济模式。高校毕业生所处的环境已然变化,过去是国家统一分配成为“体制中人”。于是毕业之后选择“杀猪职业”的陆步轩,无论是自己还是整个社会,都视之为一种失败,并作为“读书无用论”最突出的例证。

外人这么看,陆步轩自己也因为“北大标签”而心有块垒。以至于2013年,他回母校演讲时,说自己是北大的“丑角”。好在这样的不释怀,终于在年过五十时发生了变化——“读书改变思维”的重新定位,让一个人突破了根深蒂固的思维局限,并从“知识改变命运”传统解构中得到了升华。看法改变的结果,就是不再视杀猪为耻,而是将其做到极致,由杀猪谋生向打造行业领先品牌、做资本运作转变。

思维一变天地宽。同在一个岗位,同处一种环境,有人碌碌无为,有人却活得十分精彩。究其原因,还是思维在其间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读书的目的,有现实性,也有理想性;有功利性,也有长远性。或许,你不能成名成家,像别人那样在短期内就获得声名与财富,不过读书却开阔了你的眼界、丰富了你的内心、改变了你的思维,这何尝不是改变命运的具体体现和可靠投资?


上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