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美容贷”“创业贷”“租房贷”等,都是针对学生群体的网络借贷,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学生涉世未深、有一定消费需求的心理,打着各种名目推荐贷款。对此,今年9月初,教育部专门发文叫停网络贷款机构向校园放款行为,同时鼓励正规的商业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的小额信用贷款。目前,除了在高校推行的奖学金和助学金,还开展了信用助学贷款,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经济不宽裕学生的求学费用,我市每年都有数千名学子因此受益。
□文/图 本报记者 齐 放
误入“校园贷”圈套 学生无力偿还而休学
许多人可能会注意到,网络上不时曝出大学生因为使用“校园贷”而酿成的一幕幕悲剧。其实,这种“校园贷”无处不在,我们身边的高校也有一些大学生身陷其中。
小黄(化名)是我市一所高校的二年级学生。新学期开学后,小黄却休学在家,以平复他因“校园贷”而带来的焦灼和伤痛。
小黄是商丘人,父母是普通的企业职工。2016年9月,小黄考取了我市一所高校。第一学期小黄还能认真学习,在班里成绩处于中等水平。可是,从今年3月开始,小黄和其他同学到网吧玩了几次游戏后,就疯狂地迷恋上了网络游戏。为了升级和买装备,半年的生活费不到一个月就被他挥霍殆尽。
手中没有钱后,开始小黄还张口向爸妈要,但面对父母的质问,慢慢地,他没有了向父母要钱的勇气。同学们知道小黄把钱基本上都花在了游戏上,也不愿意借钱给他。当他感觉迷茫无助的时候,看到手机网页上针对大学生的“校园贷”平台后,犹豫了几次,终于注册成功并顺利拿到了1万元的贷款。
有了钱后,小黄立即买了一部性能更好的手机,为的是在手机上也能打游戏。不到两个月时间,他贷的钱就花光了。没有钱还贷款,小黄索性不管它了。孰料,到了6月初,小黄打开自己的贷款账户查看时,竟然发现连本带利要还近6万元。面对巨大的偿还金额,小黄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小黄失魂落魄、萎靡不振的表现,引起了班级辅导员的注意。得知小黄因“校园贷”欠下巨额亏空后,辅导员及时向学校汇报并通知小黄的家长来校。最终,小黄的父母决定让他休学半年,以恢复小黄的精神状态。
记者采访时,这所高校的相关老师告诉记者,使用“校园贷”虽然在学生中不是普遍现象,但“校园贷”仍是校园中不可忽视的存在,像小黄这种现象足以给师生们警醒。相比于透支信用卡,“校园贷”的便捷性,是这些超前消费同学屡次套现的主要原因。而身陷“校园贷”不能自拔的大学生,多数只为打游戏买名牌,真正用于学习和创业的很少。
警方提醒:大学生应养成正确的理财观和消费观
“大学生收入少,但对数码产品、旅游、娱乐方面的需求大,更容易接受信用消费、分期付款。‘校园贷’之类的融资平台抓住了大学生的这些需求,在校园内大力推广。近一年多,频频出现‘黑代理’‘裸贷’等‘校园贷’陷阱,一些大学生因此成了受害者或犯罪者。”市公安局犯罪侦查支队经侦大队教导员王伟告诉记者,非法“校园贷”潜滋暗长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借贷机构用较低的门槛诱骗学生上当,二是大学生金融知识匮乏,三是虚荣心所致。就此而言,大学生在学习金融常识的同时,也需要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王伟表示,引导学生理性消费,大学应当承担起责任。现在,很多大学生不知道怎么合理地去利用手中的金钱,缺少对金钱的把控能力,缺少规划和基本判断。大学应当对他们开展相关教育活动,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学会理性消费。
王伟提醒说,不要轻易相信中介或相关机构任何口头承诺,借贷平台都与央行的征信系统相关联,一旦出现还贷逾期或违约,都会影响到个人的征信。天上永远不会掉馅饼,不要轻信所谓的“免费”消费,一定要保护好个人身份证、手机号码、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提高防范意识,如果遇到让你签名或是提供身份证件进行拍照、复印、扫描等情况,请三思而后行。如果你遭遇了以贷款为幌子的诈骗,请保存好证据并及时拨打110报警。
在校园层面,如何防控学生陷入“校园贷”的泥淖呢?漯河医专社会部主任李达理博士分析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学校主要领导必须高度重视。从新生入学到学校各种大型学生活动,学校主要领导都要亲自出面,讲解“校园贷”的危害性,提醒学生一定远离“校园贷”。学校的学生处、团委、宣传部门、各系部、校报、思想政治教育课老师和辅导员要紧密配合,采取具体的预防措施,加强思想教育,重点盯住花钱大手大脚的学生,及时制止铺张浪费行为并与学生家长沟通,让学生干部要多留心关注班上学生消费异常情况。
其次,家长要提醒教育自己的孩子。一般收入的家庭要向孩子亮明家底,除了学费之外提供一个比较确定的每月生活费钱数,较大消费要根据家庭年度收入情况再决定,使得学生不敢乱花钱,知道父母挣钱不易。即使家庭比较富裕也不能给孩子太多钱,否则孩子的消费欲望是无止境的,而且养成了大手大脚花钱的坏习惯,对将来独立走向社会极其不利。千万不要抱着自己再吃苦也不能亏孩子的心理,在平常的家庭培养出“富二代”,这是坑害孩子。
再次,大学生本身要有消费计划。多数大学生已满18岁,从法律上来说都是成年人,因此要学会独立生活,更要根据家庭情况进行消费,合理规划自己一个月或者一个学期的花销数目。饭钱留够留足,不能动,零花钱也要细水长流,较大的购物要与父母商量,征求意见。打工挣的钱到手才可以消费,不要不切实际地认为自己打工能够挣钱,提前消费而寅吃卯粮。
国家助学政策 助力高校学子成才
目前,“校园贷”的泛滥和无序,已引起国家的重视。在开学伊始的9月6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根据规范“校园贷”管理文件,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为了满足学生金融消费的需要,鼓励正规的商业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的小额信用贷款。这意味着,以“零门槛”“无抵押”“高额度”等为噱头的互联网金融和社交工具,这种锁定在校学子为诈骗对象、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病态金融消费模式将被厘清边界、扫除出校园,还学校一片净土。
那么,经济确实困难的大学生,如何通过正规渠道申请到资金用于上大学期间的消费呢?
“目前,我省已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包括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高校大学生服义务兵役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直接招收士官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及退役士兵教育资助、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我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人徐黎军向记者介绍,大学生入学时,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如暂时筹集不齐学费和住宿费,可在开学报到的当天,通过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报到。入校后再向学校申报家庭经济困难,由学校核实认定后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其中,解决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解决生活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勤工助学等为辅。此外,还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面向高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共同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
徐黎军告诉记者,2016年全市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大学生有5565人,发放助学贷款资金4478.32万元。2017年,截至9月12日,全市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大学生达5746人,发放助学贷款资金3766.61万元。
舞阳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综合服务大厅内,大学生排队办理信用助学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