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特别报道
本版新闻列表
 
2017年9月19日 星期

鲜红的旗帜竖起来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这首土地革命时期从河南商城传唱开来的革命歌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高举党的旗帜,坚定不移跟党走,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北京。2017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指出,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召唤,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赶考”誓言。

1949年3月23日,西柏坡。中共中央机关即将动身前往北平,毛泽东大手一挥:“进京赶考去!”

2013年7月11日,还是西柏坡。审视历史和未来,习近平再提“赶考”:“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

中国共产党始终处于“赶考”的历史进程中。贯穿其中的,是深切的忧患意识,是治党的责任担当。不断发展的,是对不同阶段任务的深邃思考,是对不同时代命题的深刻把握。

2014年春天,全国的目光汇聚河南。习近平总书记两赴兰考,正是因为,这里安放着一个共产党人的伟大灵魂,孕育着我们党在“赶考”路上永葆生机和活力的精神力量。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中原更加出彩。

总书记的话语犹如阵阵春雷激荡回响,激励着河南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向纵深推进。

鲜红的旗帜竖起来,让党的旗帜在中原大地高高飘扬。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从严治党,使党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习近平

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懈奋斗,实现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壮阔历程,雄辩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是把握历史大势、引领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

然而,在不断推进的历史征程中,党的地位、环境和任务不断变化,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长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

2014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汇报时,专门讲到了两面“镜子”——

“要引导党员、干部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反复照一照,深入查摆自己在思想境界、素质能力、作风形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差距中增添动力。”

“兰考历史上出了一个有名的清官张伯行。他历任福建巡抚、江苏巡抚、礼部尚书,为谢绝各方馈赠,专门写了一篇《却赠檄文》,其中说道:‘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我看,这也可以作为一面镜子。”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总书记严肃指出,“现在我们党脱离群众的现象在某些方面比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更突出。问题出在哪儿?我看主要是一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了,对群众的感情变化了,作风问题突出了。”

总书记的话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奋力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推向新境界。“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作为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河南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定紧跟党中央令旗走。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肇始,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抓手,以正风反腐为动力,以制度建设为保障,践行着“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庄严承诺。

正方向、强筋骨、革顽疾、挥利剑、织铁网。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中原大地不断推向前进。

挺起精神的脊梁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习近平

理想指引政治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习近平总书记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管党治党,首先要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挺起精神的脊梁。

今年“七一”前夕,河南省委书记谢伏瞻走进焦裕禄干部学院兰考讲堂,以《坚持真“学”实“做”、永葆共产党员本色》为题,为全省800多名县乡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党课。

“用党章党规规范言行、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做合格党员,保质期也是一辈子。今天合格不等于以后合格,一时合格不等于永远合格。”谢伏瞻的话语言近旨远,令学员们深思。

心中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河南用好思想建党这个传家宝,为党员干部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支撑和前进动力。

补足精神之“钙”,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

党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

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主题,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直接授课,帮党员干部打牢思想之基、把稳方向之舵。各级党委密集举办集中轮训班、专题研讨班,学习热潮处处涌动,理论思考在学习中升华,思想火花在交流中闪亮。

河南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制定年度学习计划,创新学习形式,推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研究制定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实施办法、述学指标考评办法,把学习的“软任务”变成“硬约束”。

补足精神之“钙”,党性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河南以习近平总书记联系指导兰考为标杆,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深学。省委书记带头,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党委书记全部到基层支部讲党课。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宣讲团巡回宣讲300余场,直接听众超过20万人;27万多名党员通过“两学一做”微信公众号在线学习,近10万名党员参加“两学一做”微型党课比赛……

细照。中原大地孕育的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是全党宝贵的精神“钙源”。在“三学院三基地”,成千上万的党员干部以历代先贤、革命先烈、时代先锋为镜,深入查摆在思想境界、素质能力、作风形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洗涤了心灵,明确了使命,增强了动力。

笃行。河南省委多次召开会议,有针对性地研究问题、部署工作。省委组织部选派督导组,明确了重点督导内容,实地调研、明察暗访,定期对各省辖市和省直管县(市)进行专项督导。

广大党员干部投身“坚持忠诚干净担当,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践行先锋标准,岗位建功立业”主题实践活动,在持续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上,在脱贫攻坚一线,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在转型发展攻坚战中,践行新发展理念、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

一次次理想信念的“补钙”“加油”,犹如熔炉淬火,祛除“杂质”,“提纯”思想,广大党员干部“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造了优良环境。

把好干部选拔使用起来

伟大的斗争,宏伟的事业,需要高素质干部。——习近平

2016年12月2日上午,省人民会堂三楼多功能会议室里气氛严肃。河南2016年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述责述廉会议正在进行,主考官正是省委书记谢伏瞻。

“作为市委书记,你如何管好干部带好队伍?”谢伏瞻向一名市委书记发问。随机抽题,现场作答,直指“关键”。

扭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突出一把手这个“关键人”,党建工作述职评议,树立了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鲜明导向。

“尚贤者,政之本也。”党的方针政策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真正把党和人民事业需要的好干部选拔使用起来。

着眼选准考实,构建“三考一库”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看德才、看经历、看业绩,注重向一线倾斜、从一线选拔,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和工作导向。

突出真管真严,实行“两审三查一晒”,对干部“过筛子”。关键岗位、重要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坚决防止“带病提拔”。

2016年,河南顺利完成涉及全省18个省辖市、157个县(市、区)、1808个乡镇党委班子的换届任务;今年上半年,有序推进8个省辖市和全省县乡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实现了换届工作风清气正。

筑牢执政之基

只要每个基层党组织和每个共产党员都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都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就会很有力量,我们国家就会很有力量,我们人民就会很有力量,党的执政基础就能坚如磐石。——习近平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

河南把基层党建摆上更加突出位置,重心下移、人员下派、资源下沉,强化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在漯河,社区大党委成立后,“小社区”变成了“大家庭”,社区工作不再居委会“一肩挑”,群众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河南探索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建立党组织,在街道社区推广党建网格化管理体系,在非公组织和社会组织中采取联合建、挂靠建等多种方式,推动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

——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翻开三门峡市陕州区郭家村的党员积分表,申军波做的每件好事都一一可查:捡到一块篷布交回失主积2分……郭家村按照党员情况,设置25个加分项和10个扣分项,定期公示,让群众监督。

走出机关、结成对子、融入基层,河南以创新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载体为突破口,用真情服务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

——补齐基层党建短板。

河南新建、改扩建城市社区活动场所649个,建设1.9万余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强建牢基层党建主阵地;总结推广兰考“六步工作法”,累计整顿1.4万余个基层软弱涣散党组织。

——驻村第一书记决战脱贫攻坚。

河南选派2.6万多名机关党员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实现对所有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全覆盖。在脱贫攻坚一线,第一书记扑下身子、甩开膀子,建强基层组织,发展集体经济,美化村容村貌,充实村民文化生活,给所驻村带来了新变化。

钉钉子抓作风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习近平

作风问题常起于毫末、积于忽微,任其蔓延必将积重难返,唯有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才能标本兼治。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此为发端,一场涤荡神州的改进作风大潮洪波涌起。

从持之以恒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到坚决反对“四风”,再到“三严三实”持续推进作风建设,河南力促作风转变的钉子愈钉愈牢,鼓点愈敲愈响。

转作风,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是切入口。河南出台《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的若干意见》,从7个方面作出20项具体要求。省委以上率下,身体力行,形成强大“头雁效应”。同时,河南紧盯关键节点,以真管真严的魄力、长管长严的定力,在中原大地激浊扬清,力克顽疾。

转作风,狠刹“四风”是关键点。河南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做为民务实清廉表率”为主题,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取信于民。

转作风,“三严三实”是硬标准。“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在专题教育中,河南紧扣问题导向,建立问题、责任、整改“三个清单”,强力推进整改落实,不断开辟作风建设新境界。

(下转09版)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