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杨 光
9月19日上午,在市区双汇路烟厂花园广场,十几位天桥义工组成的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生意非常“红火”。其中,一位理发师傅李金林比较特别,他不仅会理发,还会修理发工具,义工们的工具出了问题,都是交给他处理。天桥义工负责人苏永福告诉记者,李金林是聋哑人,两个月前主动加入天桥义工,只要有活动都会按时来,并且很勤快,深得大家信任。
特别义工手艺高
9月19日上午9点多,在双汇路烟厂花园一角,十多位天桥义工们正在忙碌。在理发时,一位义工的电动推剪出了问题,就赶紧把工具递给了李金林师傅。他忙完手中的活儿,就拿起推剪试了几次,拆开刀头,在一块磨刀石上对刀片进行稍微打磨,上油,组装好交给义工使用(如图)。
随后,李金林又拿出一张纸,在上面写上了一些话交给天桥义工负责人苏永福。记者看到,写的是最近不少电动推剪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需要用到专业的维修工具,这些工具在附近的市场上就能买到。苏永福把纸收好,然后又写了一句话:“我们会尽快把工具准备齐全,让义工们工作更顺手,谢谢。”
一上午的时间,李金林修了好几把电动推剪,又参与了理发和磨刀的工作,虽然累得头上有些冒汗,但他依然带着微笑。苏永福告诉记者,李金林师傅是一位聋哑人,但他很热心,和妻子一起主动加入天桥义工,已经两个多月了。
退休职工是个热心肠
记者了解到, 两个月前的一天,天桥义工们在烟厂花园广场服务,李林金和妻子一直在边上看。苏永福通过写字交流,得知他们想加入天桥义工,一起做公益活动。“李金林曾经在理发店工作过,理发手艺高超,还能修理发工具,正是我们需要的人才。他加入后,我们的理发工具都是交给他来维修。”苏永福告诉记者,正是因为有了像李金林这样的热心义工,天桥义工才越发壮大。
通过用手机打字沟通,李金林告诉记者,他1981年5月参加工作,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15工厂,也就是现在的际华3515皮革皮鞋有限公司,2014年5月退休。33年的工作中,他感受到了很多人的关心和帮助。“我刚进厂时学的是理发,有一技之长,所以参加义工能发挥特长,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方便,我也很高兴。”李金林说。
召陵区天桥街道办事处3515社居委主任潘淑萍告诉记者,李金林心灵手巧,待人和善,很勤快、很热心。李金林和妻子经常参与厂区各种活动,还加社区微信群,通过手机和大家交流想法,给社区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