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本地社会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9月21日 星期
三个“90后”大男孩
辞去月薪万元工作 靠积蓄创业追梦


刘鹏(左)、温依龙(中)和白秋博在商讨训练计划。

□文/图 本报记者 潘丽亚 吴艳敏

24岁,许多人刚刚走出大学校门,正在四处寻找工作。可是,有三个24岁大男孩,辞去高薪工作,致力于健身的“私人定制”。

9月19日上午,在市区一家私人健身工作室,三个均出生于1993年的大男孩刘鹏、温依龙、白秋博,正在健身器材旁激烈地争论着什么。刘鹏、温依龙上小学时就认识,白秋博则是他俩后来结识并成为好朋友的。

提起三个人的相识,三个大小伙子都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原来,他们的缘份竟源于一个女孩子。

2008年,年少的刘鹏对一个女孩子颇有好感。温依龙也认识那个女孩,也有点好感。但是,懵懂的情感还没有发芽就破灭了。刘鹏和温依龙被选拔到上海当赛艇运动员,开始了辛苦的训练和学习。“那时候是封闭式训练,只有周末才上QQ和漯河的同学聊聊天。我们听说,一个叫白秋博的男孩也喜欢那个女孩。”刘鹏说,他和温依龙就记下了白秋博这个名字。

“那时我也听说了刘鹏和温依龙,就是一直没有见过面。”白秋博说。

2016年,从郑州大学毕业后,刘鹏和温依龙到我市一家健身会所当了健身教练。白秋博先在深圳、上海等地当健身教练,后回到漯河。一次招聘中,刘鹏和温依龙听到了白秋博的名字。一打听,竟然就是多年前他们听说的那个白秋博。一来二去,三个人发现彼此“臭味相投”,就成了好朋友。当然,那个女孩子早已不联系。

24岁,月工资万元左右,这令很多人羡慕。但是,刘鹏等三个人有梦想,选择了辞职。

“我们都非常喜欢健身,能让客户在自己的指导下得到有针对性的锻炼。可是,在一些健身会所里,我们不得不为了让客户多花钱而违背自己的初衷。”刘鹏说,他们三个人都有丰富的健身经验,也都有私人健身教练经验,看到现在一些健身会所的情况,便想到了“私人定制”。

“传统的健身是花钱办一张会员卡,然后自己摸索着训练,如果需要教练指导则需要额外花钱。我们的私人定制是客户花钱买课时,然后由教练进行一对一的健身指导。这样一来,即使指导结束了,客户也能保持良好的健身习惯。”温依龙说,与传统健身房相比,“私人定制”更具针对性、更有目的性。

白秋博说,让更多热爱健身的人拥有一个完善、个性化的健身计划是他们的最大目的。

如今,三个合伙开了一间私人健身工作室。“我们基本上是靠三个人的积蓄起步的,家人只给了我们少部分的资金支持。”温依龙说,面对困难,他们选择为梦想而坚持,因为健身是他们的事业。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