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尹晓玉
初秋天气干燥、气温不稳定且早晚温差大,是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最近两天,记者走访市二院、市三院获悉,近期感冒的儿童明显增多,如何预防、治疗秋季小儿感冒,成为摆在很多家长面前的难题。为此,记者采访了儿科专家为家长们支招。
气温变化大 感冒孩子增多
“我们科室有三个哺乳期妈妈,最近几天全请假了,都是因为孩子感冒。今儿早上我闺女也感冒了,我跟领导请假时觉得特别不好意思开口。孩子太小一生病就离不开妈妈,但是工作也得有人干,一个科室三个人全请假,让领导也很为难。”9月29日,市三院儿科门诊处,正抱着孩子排队就医的市民鲁女士无奈地说。
郾城区实验幼儿园殷老师告诉记者,9月29日,她的班有9名孩子因为感冒等疾病未到校。“近期,孩子感冒发烧的较多,有的小朋友已经一周没来上课了。最近照顾孩子们,我都是小心翼翼,孩子们进教室、出教室我赶紧给他们脱外套、穿外套,隔上一个小时就提醒他们喝水,生怕谁在学校感冒了。”殷老师说。
“进入8月份以来,因为感冒就医的孩子明显增多,8月份我们医院儿科接诊量达到1200多人次。近几天,接连下雨,儿科门诊处加上住院部,每天接诊量达到150多人,比平时多了近一倍。住院部最多的时候,一天收治了15个需要住院治疗的孩子。”市三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黄占克告诉记者。
是什么原因导致近期感冒的孩子增多,孩子一旦感冒是在家用药观察还是立即到医院找医生,这些问题让很多家长深受困扰。为此,记者采访了两名儿科医生。
为何近期感冒的孩子增多
市二院儿科主任苏爱芳表示,初秋时节气候干燥,早晚温差大,加上孩子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适应天气变化的能力差,导致孩子容易出现上呼吸道感染,临床上以发热、咳嗽等症状为主。
在家观察还是去医院?
“根据临床经验,90%左右的孩子所患的都是普通感冒,用药后一周的时间就差不多能痊愈。但也有个别孩子的感冒会并发其他疾病,这样问题就比较严重了。”苏爱芳说,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流鼻涕等症状一般2到3天就会好转,且孩子精神状态良好,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家用药、观察护理。但如果孩子的感冒症状3天后不到缓解,且有加重的趋势,比如发热不退、咳嗽加重就需要及时就医查找原因,对症治疗。判断孩子的病情是否需要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还要看孩子的精神状态是否良好。如果孩子精神状态不好,嗜睡、哭闹,就算是感冒症状较轻,也要及时就医。
近期还要小心秋季腹泻
“秋季除了感冒的孩子较多外,也有很多孩子患秋季腹泻。秋季腹泻前期可能也会出现感冒的症状,之后开始拉肚子、呕吐,这种情况下要及时到医院检查。特别是孩子处于腹泻期时,突然不拉肚子了,这要小心孩子是否出现了肠套叠的情况。”苏爱芳提醒说。
儿科医生支招防感冒
“预防孩子出现感冒等高发疾病,要加强生活护理。家里要经常通风换气,让孩子多喝水,及时增减衣物,最好不要到人多且环境密闭的场所,比如商场等。天气好的时候,可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半小时左右,有助于增强抵抗力。”黄占克医生说。
宝宝感冒食疗验方
葱豉汤。葱白2根,豆豉1克。清水一碗,入豆豉煮沸约3分钟后,再入葱白出锅。趁热服。服后盖被取微汗。
姜葱红糖饮。生姜5~10克,葱白3~5根,红糖适量。三味煎沸约5分钟,取液趁热频饮,服后卧床盖被取微汗出。上两方用于风寒感冒。
双花饮。银花20克,山楂5克,蜂蜜20克。将银花、山楂置铝锅内加水适量,用武水烧沸3分钟后,取药液入杯内,再入水煎沸一次,将两次药液合并,入蜂蜜,搅拌均匀即成。随时饮用。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