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朱 红
在召陵区召陵镇林庄村,43岁的林红蕊既是好媳妇,又是好闺女。
林红蕊和丈夫都是林庄村人。每天,她骑着电动车在婆家和娘家之间穿梭,照顾着婆家和娘家的老人,至今已经4年多。对此,坚强的她告诉记者,做儿女的本来就应该照顾老人。婆家老人和娘家老人要一样对待,再苦再累都是应该的。
一边种地一边照顾爸妈
10月10日上午,在林庄村林红蕊的娘家,她正在给妈妈翻身。林红蕊性格豁达开朗,非常乐观。林红蕊有一儿一女。4年前,林红蕊的爱人不幸因意外去世。当时,林红蕊觉得天都要塌了。还没从悲痛中走出来,她67岁的妈妈由于悲伤过度,双目突然失明。林红蕊只得放下悲伤,照顾起妈妈来。后来,她的妈妈大小便失禁,又患上腹水,肚子鼓得像皮球,在市里、省里大小医院看了个遍,也没有查出什么病,目前在家里靠吃药维持,跟前离不开人。
“前几年,爸爸还能帮我照顾妈妈,但现在他年纪大了,还有心脏病、高血压,没办法照顾妈妈了,但他基本能顾住自己。”林红蕊说。
除了照顾爸妈,林红蕊还种着4亩多地。农忙季节,她不得不雇人干农活,好腾出时间照顾老人。
林红蕊一边喂妈妈喝水,一边跟记者说,她们姊妹四个,其他三人不是在外地工作,就是工作太忙。因她在家种地,所以她就照顾爸妈多些。
看到女儿辛苦,林红蕊的妈妈哭着对记者说:“都是我的病,苦住红蕊了啊!”林红蕊赶紧说:“没事的,妈你别多想,我不累。”
照顾患病公公,她仨月瘦了20斤
林红蕊的公公婆婆身体也不好。婆婆血压高,经常头晕,跟前也离不开人。公公身体也不好,经常这病那病不断。林红蕊每天骑着电动车在娘家和婆家之间来回奔波。幸亏娘家、婆家是一个村的,相距一公里多,来回还算方便。日子就这样一天天流逝。
2017年年初,就在林红蕊基本上适应了照顾四位老人的生活时,她的公公查出了恶性脑瘤,住进了市中心医院。与此同时,她的妈妈也住进了市中医院。于是,林红蕊又开始在两个医院之间奔波。每天她做好饭,先送到一个医院,伺候老人吃好后,就马不停蹄地赶往另一个医院去送饭。
“身体上的劳累和精神上的疲惫,压得我喘不过来气,有时候我真想逃避,但我想想两位老人,咬牙坚持着。”说到这儿,林红蕊难过极了。
公公住院期间,每天夜里,林红蕊都在病房里守着。看到老人疼痛难忍,她也非常难受。今年6月20日,公公去世。三个多月下来,林红蕊瘦了约20斤。
“娘家老人、婆家老人,都是自己的亲人,应该一样对待。即便丈夫去世了,我也会好好照顾他的父母。我再辛苦也是值得的、应该的。除了辛苦些,想想能每天守着父母,其实还是挺幸福的。”林红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