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八次北极科学考察队96名队员完成了83天的首次北极业务化调查,10月10日乘“雪龙”号顺利返回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
航行20590海里
首次实现环北冰洋考察
考察队于7月20日乘坐“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从位于上海的基地码头起航,7月31日由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8月2日至8月8日在北冰洋公海区开展了短期冰站作业,8月16日完成北极中央航道历史性的穿越,8月21日至8月23日开展北欧海区作业,8月30日至9月6日首航北极西北航道,9月11日至9月19日在楚科奇海台区开展多波束海底地形地貌测量,9月20日至9月22日在楚科奇海进行基础环境调查,9月23日由白令海峡出北冰洋完成环北冰洋航行,并于9月25日在白令海完成最后一个站位调查后返航,总航程20590海里, 其中冰区航行1995海里。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秦为稼表示,中国第八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实现了我国首次开展环北冰洋考察;首次穿越北极中央航道,并在北冰洋公海区开展科学调查;首航北极西北航道,加强国际合作,开展海洋环境和海底地形调查;首次在北极和亚北极地区开展海洋塑料垃圾、微塑料和人工核素监测。另据悉,我国从今年起全面提升对北极科学考察的频次和力度,北极科考增至每年一次。
“雪龙”号船长朱兵感慨
这一次破冰之旅终生难忘
朱兵是“雪龙”号上的“老兵”,自从1998年第一次上“雪龙”号,迄今已有19年,曾经参加过1999年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
在这次考察中,“雪龙”号航程20590海里,为我国的航海史谱写了新的篇章。朱兵自豪地说:“作为船长,亲身经历和见证这一次艰难而又辉煌的破冰之旅,令我终生难忘。”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在北纬80度以上的北冰洋海域大多缺乏海图资料,没有冰情预报。“雪龙”号穿越中央航道的挑战极大。朱兵说,“依据有限资料和冰图,我们精心设计了航线,既保障‘雪龙’号顺利航行,还要兼顾沿途的科考作业需求。”
随着俄罗斯专属经济区边界线不断向北抬高延伸,“雪龙”号随之航行到北纬85°45′。由于在高纬航行卫星通信不畅,冰况信息无法及时更新,每日雪雾弥漫导致能见度差,有时视距不足百米,浮冰密布。“雪龙”号的长度是167米,也就是说我们甚至看不到前方一个船身的距离处是水道还是浮冰。朱兵说,“能见度最差时,为了防止撞上冰山,只能停船等待大雾散去。”多数情况下只能以平均5节左右的速度,不断绕开大块浮冰蜿蜒前行。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