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本地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10月13日 星期

收获期“撞上”阴雨天 粮食烘干机成“香饽饽”


□本报记者 王海防

10月11日上午,天空中飘着细雨。位于郾城区新店镇春庄村的春源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内热闹异常。原来,合作社里的两台大型粮食烘干机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来自附近的种粮大户将刚刚收获的玉米黄豆一车车运进合作社的大院内。

“今天上午我的500亩黄豆就能烘干完毕。”来自临颍县台陈镇的种粮大户南黎明高兴地说。黄豆烘干后,他就可以安心地储存或是出售了。

南黎明在台陈镇承包了500亩地种黄豆。可是到收获的这几天偏偏遇到了连阴天。眼看着收获的豆子无法晾晒储存,急得他团团转。“再不干燥处理,要发霉变质了。”南黎明心急如焚。

10月8日,他打听到春庄村有大型烘干机后,一刻也不敢耽搁,拨通春德松的电话后,开着车将刚刚收获的黄豆拉到了合作社。“这几天我吃住在这。粮食烘干后才能安心啊。”南黎明说。多少年没遇到这样的连阴天了,若不是有烘干机,粮食变质,损失就大了。

春德松是合作社的负责人。去年,合作社投资58万多元上了两台粮食烘干机。“本来是为了合作社储存粮食用的,不想今年发挥了大作用。”春德松说。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烘干机是去年买的。每台机器一次可烘干35吨粮食,两台就是70吨。一天可以烘干140吨左右。“从9月25日开机,目前已经烘干粮食700多吨。”春德松说。

采访春德松时,他的电话一个接一个。“刚才这个电话也是一个种粮专业户打来的。他的50亩豆子也要拉过来,需要烘干。”放下电话的春德松说。

在烘干车间记者看到,库房内整齐堆放着玉米和黄豆,两台烘干机运转正欢。春德松告诉记者,根据粮食干湿和天气情况,可采用自然风、烧炭等方式进行烘干。“这是还未烘干的,这是已经烘干的。”春德松指着两堆黄豆说。记者分别抓起两把黄豆,未烘干的发软,而烘干的黄豆干爽发硬。

“今天上午就可以烘完了。”南黎明高兴地说道。拉豆子的车已经开来了,拉走后先放在仓库里,等价格上去了再出售。

“我的黄豆是从9号开始收的。边收边烘干,两不误。今天下午能全部处理完毕。”正在等待的游文甫说。游文甫是新店镇人,他告诉记者,300亩已经收了三分之二。这几天天气不好,若不是烘干机,今年的豆子他不知道如何处理。

“即便是天气晴好,烘干机也能发挥作用。”游文甫说。不但省事了,还不用看天气的 “脸色”了。同时,还改变了道路上晒粮的习惯,也为农村道路畅通腾出了地儿。

春德松告诉记者。这两台烘干机除了合作社储存粮食用以外,来此烘干粮食的都是种粮大户。为了节约资源,充分发挥烘干机的效率,普通农户烘干粮食还需要户户联合,把粮食集中到一起,达到25吨以上才能烘干。“明年我们准备再引进一台小型的,为更多农户烘干粮食提供方便。”春德松说。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