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见习记者 杨 淇
近期,央视一纪录片播出了一个年仅18个月大的幼儿,因为家长采用错误方式为其服用泡腾片,最终导致孩子死亡。在生活中,很多药物都有独特的服用方法,一旦服用方法错误,轻则发挥不了药效无法治病,重则还会给用药人带来生命的危险,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10月17日,记者就此问题进行了采访。
给孩子喂药勿大意
市民刘阳有一个4岁的女儿,这几天,女儿一直咳嗽、流鼻涕,刘阳就立马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拿药。“孩子从出生到现在,每次生病我都特别担心,在用药方面都会十分谨慎。”在刘阳的家里,她向记者介绍孩子这次生病要服用的四种药物,记者看到有药片、口服液和冲剂。到了吃药的时间,刘阳的女儿先喝了妈妈准备好的口服液,然后服用了妈妈碾碎的药片,最后由家里的阿姨将冲剂一次次地倒在勺子里,加入水后再喂孩子。
“喂孩子服药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细心,我每次都会向医生问清楚用药量、用药方法和用药时间。”刘阳对记者说,自己朋友的孩子因为有一次没有嚼碎就吃下了一粒钙片,咽不下去又吐不出来,最终去医院抢救之后才脱离了危险。“对于孩子吃药,我觉得家长们一定不要大意,孩子生病一定要到医院治疗,按照医嘱服药。”刘阳说。
6岁以下孩子尽量不吃胶囊
针对儿童服用药物要注意哪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主任牛玉红,对于18个月大的幼儿因家长采用错误方式为其服用泡腾片,导致孩子死亡这一事件,牛玉红表示:“泡腾片不能口服,也不能用开水冲泡,如果让孩子直接将泡腾片放入口中,泡腾片遇水粘在咽喉处,会造成窒息。”
“另外,儿童在服药时应特别注意,6岁以下的孩子尽量不要吃胶囊,在服用药片时,家长也要把药片碾碎,再让孩子服药。”牛玉红说,3岁以下的孩子尽量不要吃咀嚼片、泡腾片等大的片剂,容易堵塞气管,造成窒息。
孩子生病时,口服液、冲剂等药物较适合孩子服用。“还有一点要注意,很多孩子在吃药的时候都会哭闹,一定不要在孩子哭的时候喂药,容易呛住,更不能捏着鼻子喂药,防止呛咳。”
牛玉红告诉记者,有的孩子生了病,家长就上网查询,然后直接到药店买药,但是很多药是不适合小孩服用的。“例如退烧药,有适合小孩用的,还有的不适合儿童服用,比如阿司匹林,7岁以下的孩子别服用阿司匹林。”牛玉红说,孩子生病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不要擅自用药。在家用药时也不能随便加大用药剂量,要严格遵照医嘱,在用药时也要特别注意药物的保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