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7版)
在受降路,有一条抗战时期的南北小巷东安街,堪称漯河的“百年老巷”。当城市建设进入“日新月异”的发展时代,日益残旧破败的东安街,在人们心目中已经和漯河过去的模样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在早年抗战时期,东安街称为东安市场。当年漯河地处交通要冲,铁路线是京汉线的必经之路,水上则是航运能入淮到达上海大码头,一如漯河西北方的乡镇北舞渡码头,热闹兴旺于一时。于是,一帮善经营的河北怀庆人,集结于此小巷以经营针织、布匹、生活日用品,俨然一热闹地方,这便是早年的东安市场。抗战胜利后和新中国成立前后,东安街是漯河人及漯河旅游者们游玩散心的场所。四外空旷,随处都可进入场内,场的东北处是坠子书社,搭的席棚。西北处是王国聘的大力丸,往南是张连生、纪侠生的说书棚,中间靠西是赵少勤的相声,南边是李子敬的善书棚,其余是露天的小摆设。
像这样的街道在城区还有很多,近些年来,这些曾经繁华的老街区慢慢被现代化城市所遗忘,缺乏投入和治理的小街巷“颜值”直线下跌。戏楼后街社居委主任王锐敏深有感触地说:“过去的老街道道路坑洼,黑灯瞎火,没有绿化,居民也习惯了在小街巷里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一下雨积水严重,出行困难,而如今却是以不一样的景色出现在居民的眼前。”
“像这样的老街道,漯河还有很多。作为相关部门应该利用起来,保护好这些老街道,要不慢慢地这些老街道就会慢慢消失。这些背街小巷虽然被高楼大厦所包围,但是他们却承载着历史文化和过去人们的生活景象。”家住海河路附近的周先生说。
市民刘女士说:“一次我去东大街亲戚家,街道两边都能看到漯河街道的老照片。作为年轻人来说,漯河过去的样子也就听老一辈的讲过,并没有亲眼见过。但是,通过两边的老照片,可以看到老漯河过去的样子,和现在的街道比着变化太大了。”
记者了解到,以保护老城格局、传统街区、传统民居风貌、文物古迹为重点,这些老街道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形成功能各异、别具一格的品牌街巷。如突出抓好传统民居的修缮和维护,青砖灰瓦,雕梁飞檐,打造一批文化街巷;改造与沿街开发同步,修筑古式营业房、安装仿古路灯、规范牌匾字号、铺设彩色道板,实现老城的有机更新和传统风貌的传承延续,打造文化街巷。
生活更幸福
居民自觉维护良好环境
背街小巷的改造与整治,使得小巷面貌一新,市民出行更方便,生活环境更好了。采访中,提起背街小巷的变化,不少市民都竖起大拇指,言辞间洋溢着满意和幸福。同时,环境的改变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居民,大家向不文明行为说“不”,自觉维护良好的生活环境。
11月1日,在沙北街道张胡魏社区,胡德根正坐在家门口和邻居闲聊。提起社区的背街小巷的整治,大家都有很多话要说。“这真是政府给老百姓办的大好事,自从这路修好后,大家都高兴得不得了。”胡德根对记者说,自己是社区的老居民,社区这些年巨大的变化大家都看在眼里。特别是这两年改造的背街小巷,让大家的出行更加方便,生活环境更好了。“我们社区大大小小有很多巷子,原来都是土路,坑洼不平,特别是一下雨,到处都是泥和水,大家出门都得穿胶鞋,不穿都没法走。”“就是这样。”胡德根的邻居也赶忙补充说,“不但路修好了,还安上了路灯,以前小巷子里黑洞洞的,晚上走路得拿着手电照着,天黑了很多人都不经常出来,现在有路灯了,晚上大家吃完饭都出来聊聊天,热闹着哩。”
在源汇区西大街,水泥路面干净整洁,环境优美,街道两旁屋宇错落,墙壁上展示着漯河的一些历史故事及一些古建筑图片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我们这边改造后环境更好了,而且离河堤近,没事了就去河堤溜达溜达,没事儿大家唠唠家常,生活可美了。”今年62岁的杨大爷笑着对记者说。
“这条巷子变化可大了。”家住人东一巷附近的居民陈东提起巷子的变化,多次竖起大拇指,他告诉记者,自从人东一巷整治后,现在环境特别好。居民楼的墙面进行了统一粉刷,画上了彩绘宣传画,看到墙面这么漂亮,没有人在上面乱涂乱画了,如果有小孩子淘气,家长会教育他不能乱画。地面干净整洁,有保洁人员经常来打扫,以前街上比较脏乱,随手乱扔垃圾的现象比比皆是,现在基本上没有人往地上扔了,而且地上有垃圾,大家都会随手捡起来扔进垃圾桶。
市民刘艳丽在市区人东一巷经营着一家小店,对于巷子的变化,她也很感慨:“真是变化太大了,现在不仅更加干净卫生了,店铺门头统一,更加美观,而且没有占道经营的了。以前经常有占道经营的,把本来就不太宽的巷子挤得更窄了,大家通行很不方便,现在整治后,大家都享受到了便利,居民出行更方便,如果看到有占道经营的,大家都会去劝阻。”
在泰山路附近的韩家巷,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经过罩白的墙面上有很多宣传画和宣传展板,各种节日的由来,孝道文化、健康知识展板……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居民。
“我以前都不知道这里为什么叫韩家巷,现在韩家巷的历史由来都制成了展板,我认真读了之后才对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我爸最喜欢看这些知识了,学到什么新的科普知识和健康常识,回来就跟我们讲。”居民赵静对记者说,自从背街小巷改造后,这里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不但环境好了,还充满了文化气息,出门就能看到许多历史知识、健康知识、好人榜等,“在这样的氛围熏陶下,大家更讲文明了,自觉维护如今的环境,还有居民经常擦拭小巷里的宣传版面”。
采访中,不少市民纷纷表示,现在的城市环境越来越好,面貌焕然一新,在环境的变化中,市民的观念也在慢慢发生改变,提高自身素质,自觉维护良好环境,大家的生活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更加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