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于文博 朱 红
朱自明今年55岁,是郾城区李集镇大朱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在业余时间,他喜欢写书法、写诗、写歌词、吹笛子等,各种爱好丰富了他的生活,给他带来了很多乐趣,而他这种热爱生活的态度也感染着身边的人。11月9日,记者倾听了他的故事。
19岁开始喜欢写诗
当天上午,在大朱小学,记者见到了朱自明,他刚刚结束了一堂课坐在办公室休息。在办公桌一角,有一摞纸,上面写着各种体裁的诗,这些都是他在生活和工作中有感而发写下的。
“我19岁开始写诗,写到现在有多少首,自己也记不清了,灵感来的时候,一天可以写好几首。”朱自明说,写诗的素材都来自于生活和工作,有格律诗,也有现代诗。
朱自明的钱包里,每天都装着许多剪裁过的小纸张,方便他随时随地记录灵感。
“我现在开通了微博,把自己的诗发表到微博上,请大家指导。”朱自明告诉记者,开通微博后,他认识了很多喜爱诗歌的网友,在诗歌写作上给了他较大的帮助。“
音乐在生活中不可或缺
爱诗歌,也爱音乐。在朱自明的生活中,音乐是不可少的一部分,他办公室的墙壁上,挂着一支短笛。十几年前,这支短笛属于朱自明的老师,一次不小心,短笛受损,他的老师本打算扔掉,但被朱自明讨要了去。朱自明将短笛修好后,就开始自学吹奏,遇到不懂的,就向老师请教,就这样,一直吹到现在。
为了更好地吹奏短笛,朱自明准备了歌本,上面整整齐齐地写着每一首歌的名字、歌词、简谱。“我最喜欢西部歌王王洛宾。”朱自明说,他吹奏最多的就是王洛宾的歌曲。
接触音乐时间长了,朱自明开始自己作词。2014年,他在田地中浇水时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名为《秋雨》的歌词。“我打算学习谱曲,为这些歌词配上曲子,就可以演唱了。”朱自明说,不仅写歌词,他还写河南坠子,最喜欢刘宗秦先生的表演,“我最近喜欢听《罗成算卦》,听了三四百遍,已经会唱了。”
书法也是他的最爱
“写好一字莫嫌赔,哪怕一笔改千回,功夫积成金不换,青迹名芳万古垂。”这首诗叫作《功练》,是朱自明为了鼓励学生和自己勤练书法所写。从小时候,朱自明就开始练习书法,如今写书法已经成了他的生活习惯。
多年练习,朱自明的字受到了大家的喜爱,每次学校有需要展示书法的时候,大家都会找到他帮忙。在桌子上,摆放着一塑料盒清水和一个小刷子,这是朱自明的“笔”和“墨”,每有空闲,他就会用刷子蘸水,在水泥地上练习书法。
“我上学的时候学的理工科,但是对文学和音乐也特别喜爱,它们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让我每天都过得很满足。”朱自明说,生活中有很多乐趣,他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感受生活,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