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本地社会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11月14日 星期
建成两年多不通电,部分设施已损毁,村民呼吁——
别让这些机井成摆设

变压器房外面没有架设变压器。
本报记者 王 辉 摄

本报讯(记者 王 辉 实习生 何 爽)“瞧瞧,这地里的机井,建好两年多了,一直不通电,村民用水浇地还得靠小拖。”11月13日上午,郾城区孟庙镇潘西村村民给本报记者反映说,村里一些农田机井成了摆设,中看不中用。

建好后一直没有通电

接到读者反映后,记者赶到了潘西村,路边是大片农田。冬日的田野视野开阔,远远望去,路的两侧排列着一眼眼机井,机井上面还砌着方形的石头台,这便是村民们反映的“摆设”。

“建这些机井时,村干部说建好后可以通电,浇地就方便了,没想到都建好两年多了,也没见通上电。”村民潘大爷介绍说,2014年建机井时,还配套建设了一些变压器房:“机井抗旱浇地没发挥上作用,这些机井房更别提了,也是常年没见开过门。”

记者注意到,这些变压器房外面没有架设变压器,更没有铺设和连接电缆。墙面上有的地方还印有“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项目”“河南粮食”等字样。

在村民的指引下,记者发现,由于一些机井常年不使用,一些出水龙头已经损坏。

“看着这些修建好的机井成这样,大家觉得太可惜了。”采访时,一些村民说,看到别的村刷电卡浇地时,他们都很羡慕,年年盼望着村里的这些机井能早日通上电,让村民们受益。

采访时,记者看到,在村庄农田的一角,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这些机井建设的项目简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打机井的眼数、维修机井的眼数、地埋输水管道、变压器房以及配套的潜水泵、变压器台数等。

未与电力部门沟通好

按照这个项目简介,潘西村的机井建设应该是一项非常完备的利民惠民的工程,那为什么会出现一些机井和变压器房不能用的情况呢?

随后,记者来到潘西村村委会,见到了一名村干部。据这名村干部介绍,当时这个项目由郾城区水利局和郾城区发改委两个部门负责实施,郾城区水利局负责建设的是颍河以南到村里北干渠这片农田的机井,这些机井早已派上了用场;而郾城区发改委负责建设的是北干渠以南的农田机井,包括维修旧井和建新井,一共有40多眼,由于变压器房没有安变压器,也没有铺电线,所以机井一直没有通上电。

11月13日下午,郾城区发改委有关人员告诉记者,变压器、水泵等设备早已准备到位,由于一直没有与电力部门沟通好,所以设备一直没安上,一些机井设施出现损坏后维修费用初步估算已达5万多元,目前他们仍在与电力部门沟通,争取早日让机井发挥作用。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