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张玲玲
“1、2、3、4、5、6、7,我们是最棒的少年!耶!”……11月9日,在召陵区实验中学校园内,不时传出阵阵欢笑声和鼓掌声。原来,这是该校学生正在参加由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公益拓展营开展的体验式素质拓展活动。
当天下午2点,学生们以班级为单位,排着整齐的队伍在教学楼前集合,满心期待着活动的开始。“我说‘大家下午好’,你们说‘好,很好,非常好!’咱们比一比,看哪个班级的声音最响亮。”活动一开始,学生们的情绪就被调动了起来。紧接着,学生们在教练的带领下,一起做热身活动“心有灵犀”——大家先齐声喊“1、2、3、4,耶!”,并在喊“耶”的同时伸出“剪刀手”,然后逐步减少喊出的数字,直到教练说“开始”,大家在心里默念完数字后,同步伸出“剪刀手”。经过简单的热身活动后,孩子们的默契度得到提高。
随后,学生们进入了体验式素质拓展活动——“我们是最棒的少年”。在掌握游戏规则、学会活动动作后,孩子们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比赛,现场气氛热烈。活动中,孩子们脸上露着灿烂笑容,乐此不疲。班级的带队老师也加入其中,与孩子们一起做活动。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依依不舍地离开场地。“真是太有意思了,你们什么时候还会再来和我们一起做活动呢?”三年级学生史尚霏说,“在活动中,我们班的所有人拧成了一股绳,团结一致。作为班级的一分子,我觉得自己自信心倍增,和同学们的关系也更亲密了。”
“对于孩子们来说,通过素质拓展活动,可以增长见识、释放活力,有利于孩子们成长。”该校校长周耀威说。“通过体验式素质拓展训练,可以增强学生们的集体意识,提高协作能力,提升学生们的自信心。”担任此次拓展训练员的河南博心教育青少年部负责人李洋告诉记者。
“老师,现在可以报名参加小记者吗?”活动结束后,不少同学围上来问,希望能在课余时间参加更多类似的活动。我们也希望更多有需求的学校联系我们,为孩子们量身打造素质拓展活动,帮孩子们树立团队意识,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