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 杨 淇)11月15日是第16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主题为:认识慢阻肺的多面性。慢阻肺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全球目前有6亿人患有慢阻肺,在我国约有超过4300万患者。为让市民了解慢阻肺防治知识,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当天上午,市三院、市中医院、市六院联合在市区双汇广场上举行义诊活动。
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许多市民来到这里,测血压、测血糖、测指尖血氧饱和度、检测肺功能,有序地进行着一项项检查,医生们也都热情地解答市民提出的问题,并对检测后患有慢阻肺的市民提供诊治方案。
“原来我都不知道什么叫慢阻肺,今天才知道。”家住文化路中段的62岁市民周素兰对记者说,通过检查自己的肺功能没有问题,她准备回家叫来常年吸烟的家人也来检查一下。
刚刚检测完肺功能的市民胡国平对记者说,通过今天的检查他得知自己患有中度慢阻肺,“我平时爱吸烟,但是总想着身体不会有什么问题,如果不是这次义诊,我还不知道自己患有中度慢阻肺,这几天我就去医院全面检查一下身体。”胡国平说。
市三院呼吸内科主任谷旭红告诉记者,慢阻肺是可防可控的。停止吸烟、减少职业粉尘和化学物品的吸入及减少室内外空气污染,是预防慢阻肺发生的重要措施。对于已经患有慢阻肺的患者,应该加强自我监控,减少急性发作次数,以减缓呼吸功能的降低。预防感染是减少慢阻肺急性发作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