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颍县新城办邢庄村地处县城中心,是典型的城中村。全村有16个村民小组1157户4300多人,156名党员。近年来,邢庄村通过创办村办企业、进行商业地产开发、开展商铺招租等,使村集体收入大幅提升,推动了全村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邢庄村的发展有几点经验可以借鉴,一是村“两委”班子解放思想,不甘人后,带领大家走出去,多方学习发展经验;二是紧扣时代经济脉搏,结合本村实际和优势,利用旧城改造,盘活土地资源;三是利用已有的技术、资源,争取可以争取的资源,团结群众办实业,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幸福度。
□文/图 本报记者 陶小敏
1
“谁不说俺邢庄好!”
12月6日,记者来到临颍县新城办邢庄村采访。进入村庄,柏油马路笔直干净,大楼鳞次栉比。一条主干道上,红红绿绿的条幅上写着“厉害了我的村 邢庄建了下沉式商城”“华泰商城,让购物与众不同”“华泰商城招商中 精彩只因你我同行”等标语。同行的邢庄村党委书记邢俊生告诉记者,这是村里为新建商城打的广告,广告语都是集团公司的年轻人想的。而在不远处,则是村里规划建设中的两万平方米仿古小宋城和6万平方米的唐街宋坊。
在一栋居民楼前,村党委委员毕献林正和村干部一起给村民发福利。“这是你的1050元,数数看对不对?”接过毕献林递过来的钱,58岁的村民李发林脸上笑开了花。“对着哩!对着哩!”李发林告诉记者,他领的是村里给入住新居民楼的村民发放的每人每月50元补助,以及家里老人的养老金。李发林说,近10年来,村里免费为村民提供面粉、水,为村民缴纳新农合,给村里6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80元至900元不等的养老金,还为村里考上大学的学生提供3000至5000元的奖励,老人去世为其家庭发放3000元的丧葬补贴及300元吊唁费。
“现在谁不说俺邢庄好!吃得好、住得好、生活环境好、享受福利多,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73岁的老党员毕彦欣告诉记者。
据了解,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邢庄村的土地被征用,村庄被城市层层包围,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邢庄人抓住机遇,2006年村“两委”向全体村民发出了《告全体村民书》,实施改造工程,实现农村向城市的转变。目前邢庄村的改造工程已取得阶段性胜利,全村建设村民安置楼21栋,拆迁群众586户,回迁群众539户。
2
走多元化发展道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1995年以前,邢庄村大部分群众还是靠土地维持生计,处于温饱线上。“光靠几分地富不了咱邢庄人,得跳出农业抓工业,跳出农村抓‘三产’,兴商办工厂。”邢俊生告诉记者,他找党员、找老干部、找群众代表想点子、出主意,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点燃干部群众改变现状的希望。经过深思熟虑和多方讨论,他决定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创办一个弹性元件厂和一个加油站。邢俊生卖掉自己跑运输的小货车,把20000元捐给了村里,并以自家房子做抵押,从银行贷款50多万元,并当众宣布,厂子亏了归个人,盈利了归集体。掷地有声的话感动了大家,其他村干部和一些群众纷纷你1000元、他2000元进行集资,筹齐了办厂资金,当年实现利润100多万元,为村集体淘回了第一桶金。
之后邢俊生再次带领村干部和群众,瞅准市场,先后创办了都庄村宾馆、货运中心、现代家具城、面粉加工厂、建筑公司等10余个集体企业,集体积累滚雪球一样逐步壮大。在办厂富村的同时,他们先后建起了两个大型批发市场,形成了县城两个主要商业经营批发街,让1000多名群众走上了经营之路。如今的邢庄村,几乎家家有店面,告别了土里刨食的日子。
“只有把握市场动向的人才能把握住发展机遇。”邢俊生告诉记者,2006年村里开始了城中村改造,一路走来,经历了很多艰辛,幸运的是,邢庄村抓住了发展机遇。村里组建了漯河华泰置业集团有限公司,依托华泰集团,村子走出了一条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同时,他们不断完善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3
让村民生活更幸福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邢庄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办企业。漯河华泰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有商业公司、建筑公司、双龙网毯、物业公司、温控元件、信瑞诚公司、都市村宾馆、加油站、网络公司等多家子公司。二是进行商业开发,依托本村拆迁,华泰建筑公司先后承建了龙源小区、龙源二期、金地花园、文苑小区、天和苑小区、锦绣天地、茉莉公馆、龙庭首府、华泰商城、城市广场、华泰鑫座、在水一方、华泰锦城等数十家城建项目,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商铺招租,在全村整体改造布局上,聘请上海同济大学、广东中山大学专家规划设计专业市场,高标准建设特色商业核心区。目前,全村华山路、泰山路、邢樱路、水汀长街四条主干道两侧共开发商铺200多间8000多平方米,以及1.4万平方米地下商城、6000平方米的小商品专业市场。同时规划了两万平方米的仿古小宋城和6万平方米的唐街宋坊,目前基础工作已完成,建成后每年可为村集体提供持续固定收入。
目前,邢庄村固定资产已突破4亿元,全体村民享有统一供水、供面,统一缴纳农村合作医疗费等多项福利;村里建起了文化大院、灯光球场、电教室、图书室、村民健身园。村民享受的福利多,得益于村里强大的集体经济做后盾。
在经济水平逐渐提高的同时,邢庄人还注重抓精神文明建设。村里专门成立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让村民享受各种文化大餐,每逢节假日都组织开展戏曲、歌曲、舞蹈、体育健身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年终表彰一批“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妯娌”等。“我们村有自己的报纸《今日邢庄》,村里很注重对年轻干部的培养,留在村里发展,我们很有信心!”采访时,2008年大学毕业后回到村里工作的邢宏召告诉记者,目前他担任邢庄村村委会副主任一职。“我甘愿在邢庄好好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