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经常在烟厂花园、双汇广场散步,就会看见一位拿着自制毛笔在地上练习书法的老人。今年93岁的张聚元腿脚灵便、思维清晰,每天都要骑自行车到公园、广场练习书法。12月11日,见到张聚元时,他表示,练书法不仅是兴趣爱好,还是他长寿的秘诀之一。
□文/图 本报记者 王 培
杨 旭
A
挥毫泼墨 情定书法
张聚元家位于市区双汇路人东二巷。当记者来到他家时,他刚在烟厂花园练习了两个小时书法回到家,正坐在客厅的椅子上休息。张聚元告诉记者,接触书法是在退休之后,练习书法已经有30多年了。平时,一辆自行车、一个水桶、一根毛笔构成了他晚年生活的主要内容。“你看这是我做的笔,笔杆是废旧拖把杆,笔头用的是废旧抹布。”张聚元说,“不要看我的工具不怎么样,我的字写得可好了。”
不仅只在广场、花园,只要是空地,就能成为老人创作的舞台。采访中,张聚元在自家门前写了佛、福、寿、龙、虎五个字,动作飘逸、手法纯熟,引来一些路过市民的围观,获得大家的称赞。“我琢磨了很多年,才把这五个字写得这么漂亮,可以说我付出了很多心血。”张聚元说。
在张聚元看来,书法不仅充实了晚年生活,还是他的长寿秘诀之一。“书法特别适合老年人,写的时候动静结合,和太极拳有异曲同工之妙。一场练下来难免手臂酸痛,但是感觉神清气爽。”张聚元说,“我发现身边很多练习书法的朋友身体都不错。”
B
心怀感恩 生活快乐
在每天学习、练字的过程中,张聚元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之人,大家经常聚在一起写字,探讨和交流书法技艺。
“王老师可是个有学问的人,我跟他学到了很多东西。”张聚元笑着向记者介绍跟他一起练字的一位老人。这位老人叫王浩然,80多岁,和张聚元是在烟厂花园广场上练字的时候认识的,两人已经结下十几年的友情。王浩然告诉记者,经常在广场上练字的人有很多,大家都成了好朋友,每天在一起练字、聊天,生活简单而快乐。
“你看我现在有退休工资,吃喝不愁,生活有儿子照顾,每天没有别的事,就是练练字,还有一帮好朋友,生活多开心啊,还有啥不满足的。”张聚元对记者说,自己小时候逃过荒,卖过水果,做过搬运工,后来能成长为一名教师,过上幸福的生活,他感到很满足,同时也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C
家常饭菜 营养均衡
虽然张聚元身体健康、手脚麻利,生活能够自理,但他的儿子还是和父亲住在一起,以便照顾他的生活。每天早上六点多,他就给父亲做好了早饭。
“我不喝酒,每天吃的都是家常饭菜,蔬菜都是当季的,但是每顿都要有菜有肉;早上一个鸡蛋,中午吃面条也要有肉。每天我出去练完字回来就能吃上热乎饭菜。”张聚元笑着说,自己除了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平时生活也很规律,早上六点多起床,吃完早饭就出去练字,晚上八点多准时上床睡觉,每天能睡八九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