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本地视点
本版新闻列表
 
2017年12月14日 星期
凌晨,城市还在沉睡,他们就在寒风中奏响了劳动乐章——
唤醒城市黎明的人

▲凌晨6点,她已经为市民准备好了可口的早餐。
▲闫跃宾师傅一遍又一遍擦拭着车窗。
▲送货师傅要将货物按时送到超市。
早起的择菜工。
▲透过橱窗,早餐点老板为顾客称量油条。
▲刚刚压制好的面条上了货架。
▲鱼店店主在挑选活蹦乱跳的鲜鱼。

□文/图 本报记者 王海防

寒冬已至。长夜未央,当城市还沉浸在睡梦中时,有一群人已经起床,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他们用辛勤的劳动,唤醒了这座城市的黎明。

12月8日,在位于郾城区的一个农贸市场内,鱼店老板李先生凌晨3点多就起床了。“这是昨天晚上刚到的鲜鱼,我起早点先挑一挑。现在市民生活条件好了,都爱吃活鱼。”李先生说着,将品相好、活蹦乱跳的鱼从一个水池捞入另一个水池,等发市后顾客挑选。

离李先生的鱼店不远,是刘师傅的菜摊,他凌晨1点多就起床了。只见他在灯光下仔细地翻看着一叠送货单,这些都是老主顾在头一天定好的蔬菜。“蔬菜就吃个新鲜劲。每天起早摸黑,虽然辛苦,但很开心。”每天这时候,不管刮风下雨,都要搬菜、过称、送菜上门。刘师傅告诉记者,他不但要给大客户送菜,还要留一部分在摊点销售。

凌晨的漯河,寒气逼人。6点,吕师傅和妻子将食用油倒进大锅内,将和好的面团放到案板上,刀片一切一拉之间,面团被切成条状。随后将这些面片放入油锅,不一会儿香喷喷的油馍头就出锅了。“都说俺家的油馍头好吃,来买的人也多,我们就要早点起来。”吕师傅说。干这一行需要很强的时间观念,出摊不能太早,太早了顾客还没过来,油条放时间长不好吃;炸晚了让顾客等着也不行。所以,夫妻俩一般在6点20分左右要炸出第一锅油条。

12月9日6时许,在龙江路公交总站,偌大的停车场内,数十辆公交车排列整齐,随时听从调度指令准备出发。闫跃宾师傅在等待发车指令的间隙,将车厢打扫得一尘不染,将车窗玻璃擦拭得很明亮。“其实,包括车辆检验、卫生打扫等准备工作都做过了一遍,但我就是闲不住,总是不自觉地拿起抹布擦擦这儿、擦擦那儿。”闫跃宾说,他在凌晨5点多就到了总站。“0857号车,马上发车。”6点34分,闫跃宾的对讲机中传来调度的指令。闫师傅坐到驾驶位上,打开发动机,一抹方向盘,公交车稳稳地驶出公交总站。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