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新伟
周末回老家看望父母,在村口看见一家饭店“纪华饭店”。原来这就是母亲经常说起的纪华哥开的饭店。
纪华哥是我们村的“知名人物”,炒得一手好菜。早年他曾在镇政府食堂做过饭,做的“鱼香肉丝”“青椒回锅肉”等菜很受欢迎,荤菜肥而不腻,素菜口有余香。在家乡,十里八村,谁家有了红白喜事,要招待客人,请做饭师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纪华哥。纪华哥不但饭做得好,人品更好,到别人家做饭,他考虑的是怎样在做好饭的前提下,让主家少花一点钱,因为大多数人家都没有招待客人的经验,买的食材一般都比较多。纪华哥到主家后,首先和他们商量,预计能来多少客人,是大人多,还是小孩多。纪华哥会根据自己的经验,估算出要买多少食材,最后一般很少有剩余。纪华哥因为做饭的好手艺和好人品,经常东家请罢西家请。听母亲说,两年前,纪华哥在村口开了一家饭店,生意还不错。
周日下午四点,我估摸吃饭的高峰已经过去,纪华哥应该有时间了,就从家出来,到饭店看看。刚到饭店门口,就听到里面人声鼎沸。怎么现在客人还没散场?我疑惑不解。进饭店一看,原来是客人们在约饭,“纪华师傅,我约到15号,5桌。”“纪华师傅,我约16号,7桌。”“纪华师傅,你看能不能调一下,我也是15号办事,8桌,老母亲八十大寿。”……纪华哥在本子上记着,忙得不可开交。我在旁边等着,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人才散尽。
纪华哥掂了个茶壶,我们在桌旁坐下,边喝边聊。“纪华哥,生意兴隆啊,这么多人约饭。”“现在大家伙儿手里有钱了,碰见个事,就想热闹热闹。”纪华哥笑着说。“一般都是啥事待客呀?”我问。“老人家过生日,孩子结婚,添了孙子孙女,都要摆个酒席庆贺庆贺。”纪华哥告诉我,这几年,村民们搞种植、养殖,或者外出打工,日子越过越好,手里有钱了,越来越像城里人,家里有个大小喜事,都要到饭店来吃,省事方便,一大家子坐在一起,也图个热闹。这几年,农村的变化真大,想都想不到。
“生意不错,但感觉店面小了些。”我四处看了看,对纪华哥说。“你算是说到点子上了。店面确实小,一次最多容纳三家待客。以前建房的时候,也没想到生意这么好,早知道这样,多盖几间房。”纪华哥感慨地说,“兄弟你是有学问的人。如今大家都在说中国梦,大道理我不懂,反正我想中国梦就是让咱老百姓的生活过得更好、更有奔头。你哥我今年61岁了,做了一辈子饭,我想我也有个梦想。”
“啊?你的梦想是什么?”我诧异地问。“我有个计划想给你说说。我准备再盖六间房,把生意扩大一下。再招批学徒,把我的“绝活儿”教给他们,在十里八乡发展‘连锁店’,更好地为乡亲们服务。”纪华哥激动地说起了他的“梦”。
从纪华哥的饭店出来的时候,已经夜幕降临。走在村里新修的水泥路上,路灯把街道照得亮如白昼。是啊,现在老百姓的心中都有一个中国梦,像这明灯一样,照亮了美好明天,让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对生活充满憧憬,对国家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