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江苏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和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共同承办的“新时代影视创作高峰论坛”日前在南京举办。高满堂、王丽萍、吴秀波、于震等众多来自影视创作一线的编剧、导演、演员、制片人等影视工作者和行业主管部门以及制播单位代表,围绕新时代影视创作健康发展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共同签署、发布《新时代影视创作倡议书》。
阎建钢
尊重艺术创作规律,不拍烂片
论坛上,业界人士纷纷倡导现实主义创作,如何从制作、播出等影视生产环节反“烂片”,“我经常鼓励年轻的同行多拍戏。我只送你们一句话:不求拍爆款!我希望我的同仁们能一起让这个世界上少一部‘烂片’,这是我们的职责。我们要恢复对一个艺术从业者天职的敬畏,回归我们的本性。在迷乱的时候你只要认准一条——永远尊重艺术规律。”导演阎建钢说,“当按照艺术规律创作的作品不卖钱的时候,这只是困难时期的个别表现,说明我们还没有能力让我们的艺术作品完美。我从自己做起,不拍‘烂片’,不为‘骗钱’拍片。”创作《闯关东》《最后一张签证》等剧的著名编剧高满堂自评,在现实主义创作中,自己的标准是,“要做思想的开拓家,做人物的雕刻家,做细节的插花家,做情趣的烹饪家,做台词的收藏家”。
吴秀波
尽我所能,表达对表演的尊重
关于现实主义创作,业界人士纷纷有话说。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说,面对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要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不能流于低俗化、庸俗化、媚俗化。之前,编剧王丽萍带着胡歌、闫妮主演的《生活启示录》,走出国门受到蒙古观众的追捧。在这样的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也成为影视工作者的非常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一大批国产剧走出国门,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电视剧是一门综合艺术,细数那些成功的作品大多是编剧写得好、导演导得好、演员演得好。“我无比珍视演员这个身份。演员塑造的每一个角色,讲述的每一段故事都是一种人生,只有认真地创作和表演才能获得观众的认可。”吴秀波说,“中国电视剧观众审美越来越成熟,对看剧的要求已经不再是看热闹、看空洞的表情,他们更需要的是一种参与和共鸣。这就需要演员通过角色传达真实的情感和态度,能让看戏的人感同身受。尽我所能,表达尊重,这是我的戏剧态度,也是我一直在所有戏里坚守的原则。”晚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