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见习记者 姚晓晓
郾城区城关镇许洼村阮庄,有这样一个爱养花的人:他对待花草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呵护;今年更是在屋顶为花儿建起了阳光房,让4000多盆花儿有了新家。
痴情养花16年
12月24日,记者来到阮庄,见到了痴迷养花的王国顺,他今年60岁。
刚到王国顺家门口,一阵芳香扑鼻而来。只见门口的蜡梅正在开放,香气沁人心脾。
“这株蜡梅已经养了20余年,虽不像桂花十里飘香,但能在严寒中开放。”王国顺说。
和王国顺一起来到屋顶的玻璃阳光房,记者不禁眼前一亮:阳光房里整齐地摆列着不同的花草,其中最多的是多肉。最小的盆栽只有拳头那么大,而最大的盆栽一有一米多高。王国顺如数家珍地给记者介绍多肉的品种。
阳光房里有一个温度计,专门监测阳光房里的温度。
“我之前是做建筑工作的,现在年龄也大了,走南闯北这么多年,想歇一歇,在家侍弄我的这些花花草草。”王国顺对记者说。
一开始,王国顺喜欢的是盆景。他常去花卉市场转转,买回来几盆放在屋里,觉得很有意思。后来,他接触到了多肉。如今,他养花已经16年了。现在,王国顺每年都要去外地淘各种各样的花草种子。
精心呵护每一盆花
王国顺的阳光房里,一些老树桩做的花盆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些老树桩,都是他闲来没事的时候骑着自行车去乡下找的。
“我爸为了找合适的老树桩做花盆,可是费了不少力气,经常骑车去舞阳找,然后回来钻孔、做造型。”王国顺的女儿王杰对记者说。
王国顺把每一盆花都当成生命来呵护。一次去女儿家,看到自己送女儿的几盆花都被养死了,他非常心疼。“每一株花,从一粒种子到开花发芽都经过了艰难的过程,就像人的成长一样,你怎么能这么不爱惜它们!我爸说这些的时候,让我很是惭愧。”王杰说。
为了让花草有更好的生长环境,今年王国顺建了阳光房。阳光房建成后,适宜的温度有了,王国顺又想着怎样才能有更好的土壤。为此,王国顺翻阅了几十本杂志,为每个品种的花草培育了不同的土壤。
“这些土壤,大多以麦饭石、大沙、花生壳等混合而成。要先用筛子晒去粉末,然后在水里淘,最后还要晒干杀菌。”王国顺说。
培育出合适的土壤后,王国顺就开始给这4000多盆花还土了。“那段时间,每天都是忙到凌晨1点。虽然很累,但干自己喜欢的事,累也是值得的。” 王国顺说。
虽是寒冬,王国顺的阳光房内如春天般充满生机。一有空闲,他就带孙女到阳光房里认认植物。安静时,他一个人赏花喝茶。年轻时走南闯北的他,现在更愿意待在他亲手打造的阳光房内,怡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