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漯河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7年12月27日 星期

流动摊贩缺斤短两 10公斤大葱只给9公斤


□本报记者 吴艳敏

近日,网友“为你锁芯”在微信朋友圈发布消息称:“在农贸市场购买了一捆10公斤的大葱,回家以后发现只有9公斤。这摊贩也太不讲诚信了,真让人郁闷。”

网友“温暖的阳光”:当时就应该当面称一下,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网友“软绵绵”:在哪买的?去相关部门进行投诉。

12月26日,记者联系到了网友“为你锁芯”。她告诉记者:“我在市区辽河路一农贸市场买菜,发现市场口一流动摊贩的葱不错,就买了一捆。当时由于买的人多,葱也是摊贩提前捆好的。想着够称,没让再称一次,就拎回家了。”

“回到家后,我的爱人仔细一掂量,觉得分量有些轻,随即拿到秤上一称,整整少了1公斤。”网友“为你锁芯”说,发现不够,她就拿着葱去农贸市场找流动摊贩理论,可是摊贩已经不在了。

卖大葱6年的赵先生表示,都想买便宜的东西,要价高了卖不动,可价钱太低又赚不到钱,因此部分摊贩就在分量上做小动作。

“有些市民即使发现分量不够,但也多是已经回到了家,且因怕麻烦、无凭据或流动摊贩等原因作罢。”赵先生说。

对此,市工商局相关人士表示,接到缺斤短两的投诉不少,但是消费者购买这类商品时,多半是在露天市场或一些流动摊贩,因为没有购物凭证,想维权也不易。如果市民遭遇缺斤短两,可向辖区工商部门投诉举报,但是一定要保留好购物凭证。

原帖

跟帖

采访


上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