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吴艳敏
在市区海河路与黄山路交叉口附近,有个修车摊,摊主叫陈宝同。自从开始摆摊,一干就是29年,他人好、活细、把稳,赢得了附近居民和无数顾客的称赞。
陈宝同已62岁,可干劲丝毫不逊当年。要说修车摊,街头有不少,而来到陈宝同这修过车子的人都夸赞他修车认真。“每修好一辆车子,我心里就有一种成就感。”陈宝同说。
采访中,一位女士推着电动车来到陈宝同摊前说:“师傅,帮我看看电动车吧,后面的车胎好像被扎破了。”陈宝同赶忙把手里的活放下,手脚麻利地从三轮车上拿下修车工具,在水盆里倒进水,把打满气的车胎放进盆中,检查出漏点后,三下五除二就补好了车胎。
“这么冷的天,能找到修车摊,而且这么快就修好了,心里已经很满足了。”这位女士说。
“老陈这个人,修车技术好不说,收费也不高,很多人专门跑到老陈这里修,图的就是老陈活细、把稳。”旁边一位环卫工人告诉记者。
陈宝同在日常的修车过程中,注意摸索经验,总结窍门,能修好的尽量不换,为顾客省钱,因此吸引了不少人来找到他修车换件。“对我来说,修车是一种享受。”这是老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有时一些老年人来修车,钱没带够,老陈就直接不收钱,免费给他们修。”经常来陈宝同摊前聊天的张先生说。
“有一次,一个郾城区龙城镇的人骑三轮车来市区,结果链条坏了。由于钱丢了,他跑了几个地方都没人愿意修。来到我这里后,我免费给他修了修。我感觉这都是举手之劳的事情,修车就是图个快乐。”陈宝同说。
现在,陈宝同的修车摊也成为了便民服务点。不少老年人愿意来这里歇息、聊天,为此他还专门提供了一些小板凳,供人休息。
说到将来,陈宝同依然豁达。他说,现在两个女儿都已经成家,他的修车摊会一直开下去。
原帖
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