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王培 杨旭
中国高铁,如今已成为展示我国发展成就的一张名片。作为一名铁路人,53岁的李清云在30多年的工作中见证着列车的一次次提速,也感受着生活幸福感的一年年提升。“祖国的发展和家里的日子,就像两条并行的铁轨,同步向前飞奔,一边也没落下。”他说。
如今日子过得很滋润
1月3日,见到记者前,李清云刚和同事们处理完一起因树木倒下砸断电线的事故。自从1985年4月1日进入铁路系统工作,从一名懵懂的门外汉,到如今岗位上的行家里手,李清云走过的是一条平凡但不平庸的人生之路。
李清云供职于铁路系统的供电部门,是一位外线电工,他的日常工作就是要保障铁路系统的不间断供电,为铁路行车安全提供必要条件。刚参加工作时,他常常骑着自行车到几十里外的地方维修线路,工作又苦又危险。
“现在好了,工作的时候车接车送,日子过得很滋润。”李清云说,“以前坐火车去趟武汉要十几个小时,现在两个小时就到了,放在过去根本不可想象。”
确保列车安全运行
由于工作需要,李清云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本来陪家人的时间就少,还经常为了处理突发情况临时加班,对此李清云没有丝毫怨言,不但是因为这份工作给予了他生活上的幸福,更因为他心中装满了作为铁路人的骄傲和责任。
马上就到春运了,李清云已经为此做好了准备。“旅客们辛苦忙碌了一年,谁不想早一点到家和亲人团聚?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提起精神,确保列车安全运行,确保乘客平安到家。”李清云说。
党的十九大报告充分肯定了交通运输行业五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指出快速推进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交通强国”。这让众多像李清云一样的铁路人对未来充满期盼。“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交通运输行业的内容我和同事们都学习了,大家都希望成为‘交通强国’的那一天早日到来。”李清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