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8年1月9日 星期

雪后出行难 问题出在哪

海河路与泰山路交叉口附近路面上有一层厚厚的冰。
人民路东段机动车道上没有结冰,交通畅通。

□文/图 本报记者 王海防 张晓甫

杨 淇

道路结冰不敢开车、市民出行步履维艰……一场大雪考验了城市的应急能力。缘何雪后出行难,问题到底出在哪儿?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现场】

多条主干道冰雪未除路难行

1月8日上午9点,记者开车在市区进行了实地走访。

一路走来,淞江路(泰山路至金山路)、人民路(衡山路至解放路)、大学路(嵩山路至太行山路)、黄河路(太行山路至金山路)、海河路部分路段等多个路段的机动车道上均存在积雪,一些公交车在坚冰上打滑,市民更是小心翼翼地走在坚冰上,安全出行状况令人担忧。

在金山路(黄河路至淞江路)上,记者看到这里非机动车道上的积雪很厚。一辆三轮车在行人的帮助下,正缓慢向前行驶。

“附近有双汇国际花园等几个小区,路上积雪多,居民出行实在太难。”一位市民埋怨说。

在人民路市中心医院向西100米处,记者看到一辆城乡公交车前围了一群人。有人拿着纸箱往汽车轮胎下面铺,有人指挥着司机如何调整方向盘。

“在这里打滑了半个多小时,大家都在帮忙,就是出不来,装上防滑链也不行。”公交司机说。

记者看到,在这段几百米长的路上,道路上的积雪经过车辆的碾压更加结实,有的地方厚度达10厘米。

【体验】

300多米的路段走了约20分钟

记者从中山路和人民路交叉口向西,沿着人民路缓缓前行。“前面堵车了,这段路不好走,你们还是走别的路吧。”一位骑三轮车的市民提醒记者。

记者顺着向他指引的方向望去,一辆辆私家车、大货车在人民路上排起了长队,后面的司机焦急地鸣起了喇叭。

“前面有几辆电动三轮车挡在路中间,双车道变成了单车道,路中间有积雪坚冰,实在不好走。”一辆私家车主告诉记者,路滑导致很多司机不敢跟车太近,一连等了两个绿灯也没有走过衡山路口。

大约过了20分钟,记者才从车流重围中杀出,来到解放路口。

【困境】

清雪除冰难度不小

据了解,自1月3日起,市建委组织市政、环卫、城建监察等单位,对城区桥梁、道路积雪进行不间断清理。

1月7日,市建委又组织3000多名环卫职工,800多名干部职工,对市区主次干道以及人行道上的积雪进行清除。但由于连续降雪,清雪除冰的难度加大,这些除雪力量分配到市区可谓是捉襟见肘。

1月8日上午,记者在市区主干道上调查时发现,清扫积雪的身影,基本上是环卫工。

“我们从昨天早上6点开始铲雪,到现在也没有清理完。”一名环卫工人说,地面上的冰块又厚又硬,有的甚至连工具都损坏了。

记者采访发现,在组织机械清雪除冰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气温低,冰冻严重,铲冰有难度,机械作业慢;道路旁边停车较多,铲车不易操作,清理不彻底。

采访中,不少市民建议,除雪破冰不应只是政府部门的事,全市人民都应该参与进来。

“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比如小区物业、志愿者和市民。”一位网友在晚报小Q上这样说。

“各辖区要动员小区居民,每天趁气温升高的有利条件,积极扫雪除冰。”一位市民建议说。

【建议】

统一协调 明确分工

关于市区清雪除冰,缘何有的地段效果明显,有的地段依然存在积雪呢?记者调查发现,主要是因为没有一个具体的协调部门,没有明确责任主体,没有明确清除冰雪的范围。

“仅靠几个单位集中清理积雪,力量明显不足。遇到极端雨雪天气,保民生、保畅通绝不是几个单位的事,市内所有单位和个人都应积极行动起来。”一家单位负责人认为,除了市政、环卫、市城建监察等部门,很多单位虽然也加入到清除冰雪的行列中来,但因为没有明确清除冰雪的范围、时间和标准,有的单位只是清理了本单位大院内的积雪,有的商户只清理了自己商铺门前的积雪。

随着城市的发展,近年来市区道路、桥梁、街道、广场等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清除冰雪也需要细化责任。哪些地段应做到雪停路段通,不影响车辆和行人通行;哪些道路需要集中清理等都需要细化,这显然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针对多个主干道积雪坚冰并存的问题,不少市民纷纷建议要划片管理、责任实施,各区进行主导,责任分包路段片区,明确实施单位,一旦发现哪个单位执行不够,立即责令整改。“应以‘创卫’、‘创文’的力度来打一场清理冰雪的战斗。”有市民建议,除了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范围,还应该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对那些拒不承担清雪除冰义务,或者清理不及时的单位,应给予相应处罚。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