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8年1月12日 星期
漯河两岁多女童从5楼坠落,命悬一线,急需转到郑州救治
危急时刻直升机搭起生命通道
经及时抢救,目前女童病情稳定

医护人员将女童抬上直升机。本报记者 王 辉 摄

□本报记者 王 辉

实 习 生 何 爽

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一幕。1月10日上午,在市区建设路一小区,一名两岁多的女童从五楼家中的窗户处坠落,命悬一线。

这又是一场生命的接力赛。危急时刻,率先接诊的市中医院,立刻启动医疗救护绿色通道,在最短时间内召集全院专家抢救。经过会诊,确定在漯河救治困难的情况下,紧急联系郑大一附院。

怎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将女童护送抵郑?

时间、生命、刻不容缓,每一分每一秒都担耽不起,比救护车更快的,是空中救援直升机。

于是,两地医院利用直升机跨越153公里,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了生命的接力。由于抢救及时,女童手术顺利,目前病情稳定。

【事发】

女童从5楼坠落,情况危急

1月10日上午10点左右,市中医院急诊科接到求救电话,一名两岁七个月大的女童从5楼坠落,生命危在旦夕。

“120”急救医生火速赶到现场,只见女童已经意识昏迷,口鼻大量出血,四肢冰凉,情况十分危急。

“孩子这么小,真可怜!”该小区一楼住户杨老太说,事发时,她正在屋里,听到外面有响动后,她就赶紧出去看,发现5楼住户家的女童摔下来,坠落在她家的小菜园里了,女童的母亲飞奔到现场。见状,她和家人赶紧帮忙拨打120,还陪同其家属到医院。

【抢救】

能发出微弱的哭喊声

“经过急诊处理后,女童被紧急转入重症监护室继续抢救。”市中医院重症监护室负责人赵园告诉记者,经检查发现,女童脑部挫伤,内脏损伤,多发骨折。鉴于女童情况紧急,医院紧急启动专家会诊。

“几分钟时间里,医院各科室主任、护士长都赶过来,集体会商抢救方案。”赵园说,他们先为孩子清除口鼻细血块,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面罩吸氧,建立多静脉通路,快速补液输血,纠正休克,为下步手术做积极准备。

经过一番抢救,女童情况有所好转,心压也慢慢升上来,意识慢慢也有了,还能发出微弱的哭喊声。

看到这种状况,医护人员揪着的心稍微舒缓,但女童的抢救工作还在争分夺秒地进行。

【接力】

救援直升机搭起生命通道

“最后确定在漯河无法救治后,我们立即与郑大一附院取得联系。”市中医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考虑到女童病情较重,从漯河到郑州100多公里,转运时间较长,加上路上颠簸会造成女童呼吸心跳不能维持,派救护车护送风险太大。

最后在征得家属的同意后,他们请求郑州方面出动救援直升机,建立“绿色运送通道”,郑大一附院回复他们,将立即派直升机赶往漯河。

一场生命的接力救援就此展开。考虑到医院空间有限,无法停靠直升机,院领导经过和位于交通路的漯河五中负责人商议,借用学校的操场停靠直升机,完成这次生命的接力转运。

下午4点多,直升机抵达漯河五中操场,早已等候在此的漯河市中医院医护人员迅速将女童抬上机舱。

用时50分钟,经过153公里的空中飞行,救援直升机抵达郑大一附院郑东院区停机坪。

【幸运】

手术顺利,目前病情稳定

飞机一停稳,郑大一附院的医护人员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交接工作,开辟绿色通道,将女童紧急送往小儿重症监护室。

郑大一附院小儿外科副主任医师张大提前从市中医院处了解到女童的病情,对女童检查后,决定当即进行手术,手术用时一个多小时。

1月11日下午,记者通过电话联系了张大。他告诉记者,手术中切除了女童的脾脏,但为了保留脾脏的免疫功能,他们将脾脏组织进行了自体移植,这样既控制住了腹腔内的出血,又保留了脾脏免疫功能。手术顺利完成后,女童被送到小儿重症监护室继续观察。

“通过及时有效抢救,女童病情目前稳定,但意识还不太清醒,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治疗。”张大说。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