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李京涛
整理:本报记者 张玲玲
我是一个山里娃。我的老家在洛阳市洛宁县西山底乡王阳村,那里到处是山,土地贫瘠。小时候,我的梦想是能够走出大山,打拼出一番天地。
我不是好学生,初中没毕业便退学了。25岁,我两手空空来到漯河。
今年我41岁,家庭幸福,有车有房,在市区建材市场开着一个近400平方米的两层门店,是新飞集成吊顶漯河总代理、裕树明珠全屋护墙板漯河总经销商。在别人眼里,我算得上是一个成功人士。
创业缘于一次“转变”
23岁,是我人生的一个分水岭。那一年,我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如果不是他,我现在可能还是一名工人,他就是我曾经的老板张建波。
初中退学时,我才十二三岁,到南方电子厂打了几年工。后来,家人托关系让我在洛阳的一家药厂做了一名工人。
2000年,药厂效益不好放假一个月。闲着没事,我就到附近人才市场转悠,想找一份临时工挣点钱。误打误撞,来到了张建波的灯具店做了推销员。
一个月后,药厂通知我上班,我便向老板告别。然而,老板的一席话让我改变了主意:“你在药厂上班6年了,依然只是一名工人。回去再上6年班又怎样?若跟着我干,虽然现在是店员,以后却有机会当老板。”我想了想,就留在了灯具店。
现在想来,老板的这席话,竟改变了我的一生。
一年后,老板要到漯河开新的门店。我毫不犹豫地来到漯河,只因老板说工资可以涨100元。
正是这次赴漯,我的人生开始了全新篇章。
为幸福生活努力打拼
老板的店不到一年就因个人原因关门了,老板也回洛阳了。但当时我已经遇到了现在的爱人,我决定留在漯河。
为了糊口,我和女朋友在一家建材店打工。两人的工资加起来每月不足1000元,吃碗砂锅烩面都很奢侈。
为了能过上好日子,我们俩决定自己开店。由于缺少资金,我们选择了投资最少的“吊顶”行业。
连借带凑的准备了5万块钱,我们俩踏上了创业之路。2004年4月1日,我们在市区建材市场的门店正式开业。2007年,我开始代理新飞集成吊顶。2017年底,我又代理了裕树明珠全屋护墙板,两间门店变成八间,如今也已装修完毕,投入经营。两店相连,上下两层总面积近400平方米。
因憨厚我被顾客信任
在建材行业,我的生意很小,规模也一般,但时常会有朋友咨询我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
其实,在很多熟悉我的人眼中,我不仅憨厚而且心太软,不是做生意的料子。不过,回想起来,正是这些缺点成就了我。
因为憨厚,所以在做生意的过程中,我脚踏实地,不耍小聪明,更不会耍手段。十多年下来,很多曾经的客户变成了朋友。
妻子偶尔会埋怨我,做了这么多年生意,也没挣到大钱。前些年,建材行业价格不透明,个别商户漫天要价、以次充好甚至通过欺客宰客的手段发了财。这些我都做不到,面对自己的客户,我不忍心让他们多花一分冤枉钱。
时间是最好的检验师,那些“聪明”的商户,现如今早已销声匿迹。而憨厚的我,却在建材行业的路上越走越远。
生命不息,追梦不止。愿我们都能拥有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