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9月21日,台湾发生7.6级地震,多处建筑倒塌,造成2400人死亡,其中仅受损的学校就有1546所;2016年高雄6.7级地震,台南维冠大楼倒塌导致其中115人死亡。2018年2月6日花莲县发生的6.5级地震,导致道路受损,多栋建筑倾斜、倒塌。
这让人不免会质疑,为何震级并不高的地震却让台湾多个高楼倾斜甚至直接倒塌?
1 建筑质量问题?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土木技师人员2月6日勘查后表示,4栋建物有个共通点“都是‘软脚’建物”:低楼层柱子多、墙体少,建物又位于断层带附近,遇到强震自然“软脚”倾塌。
台湾土木技师公会花莲办事处长陈水生说,经土木技师初步勘查,在6日强震倒塌的4栋大楼中,统帅饭店和云门翠堤大楼的1楼都是骑楼,另外国盛六街2、4号的白金双星大楼及国盛六街41号的吾居吾宿大楼,楼高分别是6楼和9楼,但1楼都设计成停车场。对此他表示,这4栋建筑物的共通点就是,1楼的柱子多、墙体少,且又位于米仑断层带附近,一遇到强震,脆弱的1楼支撑不住上方楼层的重量,当然就“下跪”。
2 土壤液化?
台湾2016年2月4日公布的土壤液化报告显示,风险比先前公认的大。液化是指地震中有可能出现的一种现象,即造成土壤像液体一样移动而不是像固体那样移动。这对上面的任何结构都构成危险。
3 建筑老化?
据记者了解,地震中倒塌的台南维冠大楼建于1989年,距倒塌时已有26年。另外,台湾淡江大学企业管理学系教授李文雄表示,台湾住宅的老化程度相当严重。目前,房龄超过30年的房屋超过52%,台北市和新北市加起来就有超过100万户。按每户住四人计算,有400多万人在发生6级以上地震30秒内就可能面临生命危险。
台湾地区灾害防救科技中心的李维森说:“帮助业主对住房进行抗震改造,将来这都是各个城市要进行的一项重要修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