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娱播报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8年2月11日 星期
《舌尖上的中国3》
时隔三年 春节假期回归

《舌尖上的中国3》剧照

“定胜糕、字豆糖、贵妃饼、瓜子酥”,这四样小点心味道如何,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历史?日前在《舌尖上的中国3》发布会上,它们作为本季的美食代表现身桌宴以飨来宾,它们的制作方法、历史渊源也勾起了所有人的兴趣。时隔三年,“舌尖”再次回归,将于农历大年初四晚上8点在央视综合频道和纪录频道首播,每天一集,连播八天;优酷、爱奇艺等同步开播。此外,央视各个频道也将从2月20日开始跟进播出。

总导演刘鸿彦

美食之外还聚焦器具等话题

作为一档现象级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是央视的一张文化名片,更是展现中华美食文化的一个平台。相比前两季,第三季有哪些传承和创新呢?据第三季的总制片和总导演刘鸿彦介绍,“这一季从筹划到拍摄完成,历时10个月。我们首先确定了一个大的主题,就是品位中国和品尝人生,希望能够静观食物之美,能够远眺我们的文化渊源。所以,我们在这样一个前提下,确定了八集的主题,分别是器具、厨人、食养、小吃、点心、节气、融合、宴席,大概是这样。”

不变的依然是美食、美食背后的历史文化以及人与美食的情感故事;变化的是,除了关注美食本身,还聚焦了器具、礼仪、养生等相关话题。刘鸿彦以每一位来宾面前的菊花茶举例,“大家面前的杯子里都是一朵菊花配了六颗枸杞子,菊花是我们中国养生文化当中最基本的食材,但是在现在这样一个季节,在北方该如何喝,该如何搭配,这可能就是养生文化当中的一部分了,它背后其实折射的是我们中国传统的生活观和价值观。我说的这部分内容,是其中的一个分集,叫食养这一集的主题,而这一集还包括器具、融合等,这些都是这一季在主题上希望能够有所创新的点。”在现场播放的短片中,河南三门峡的“穿山灶”也成了“器具”的主角,“一个灶台七个锅”的场景甚是壮观,并且每个灶的功能各不相同,蒸煮炖闷,还能保温,结构之巧妙,功能之强大,无不令人赞叹。

据记者了解,节目在阐释这些主题时,并不是一味地空讲道理,而都是结合实例,在突出历史感、文化感、情怀感的同时,不失形象、生动和趣味。在刘鸿彦看来,把故事讲好是首要的,所以,你一定要有人物、有故事来表达,来呈现,就像老白家的《水盆羊肉》这集,还有文化的味道附加在里面。”“陕西水盆羊肉”是“小吃”一集里出现的美食,讲述老白在陕西开着一家水盆羊肉店,每天熬汤、煮肉、打馍,定时关门,几十年如一日。儿子继承父业后,每天熬汤,老白把关,坚持开店前品尝汤的味道,不合格就不开门。这个故事让大家看到了老白的持守和安静,看到了他一生的坚守,那正是他数十年如一日所成就的匠心。

分集导演沙洛

用讲故事的方式分享拍摄理念

沙洛是《舌尖上的中国3》之《礼仪》的分集导演,他也是在用讲故事的方式分享了自己的拍摄理念。他说:“我们从小被教导应该有餐桌礼仪,我们做记者有时候要跑到一些民风浓厚的地方,传统风俗保留很好的地方,你会看到有一些餐桌的整套民间风俗,包括父子俩不能坐对面,在城市里没有这个说法。我们也听到过有坐头位、左手、右手。还比方说当家里闺女嫁出去以后,再返回娘家,兄弟不跟她坐一个凳子。这些礼俗对我们来说很陌生,但是它恰恰是来自于礼记,这个是传承。在拍摄的过程当中,我感觉很亲切,有时候我们讲所谓的乡愁是指食物,人长到了一定年纪,远离故乡的时候,回忆小时候的食物,可能你不太爱吃,但就是很想它;餐桌礼仪礼节也是一样的,当你在这个城市里,在快节奏的生活下,你已经看不到这种礼节了,我们一人一餐,两个人的时候都是以社交为目的的,当你发现这些传统礼俗的时候,会勾起我们的乡愁,这种乡愁是一种中国人流淌在血液里的共通的东西,这方面让我很难忘。”因此,通过美食的故事,主创团队希望表达的依然是中国人、中国文化同食物之间千丝万缕的深厚关联。

整整走过三季,《舌尖》系列也面临着如何突破自我和收视环境的变化。刘鸿彦接受采访时也提到,比如文化诉求是必须要表达的,但文化和历史讲得多了也难免枯燥,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又比如怎样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等问题。“这一季会有些新风格的东西,总之我们要传达的核心诉求是:君子爱食、食之有道。我期望大家看了片子之后,应该有满足。”

晚综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