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副刊生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8年2月22日 星期

同学会


□王 剑

春节长假,我回洛阳老家过年。听说我回来了,县城周边的十多位初中同学,热情组织了一个小型聚会。30多年没见了,同学们的心情分外激动,回忆上学期间的种种往事,相互询问眼下的处境,大家唏嘘感叹、思绪万千。

二庆是我们班的班长。他是教师子女,却没有教师子女的傲气和娇气,反而少年老成,很具亲和力。他时常帮着同学到食堂打饭,从深水井里打水让大家洗碗。傍晚的时候,同学们要到教室里上晚自习。那时,我们山村学校还没有电灯,用于照明的是一只怪模怪样的汽灯。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二庆,看着他给汽灯加好煤油,装好乳白色的滤网灯泡,看他“忽哧忽哧”地给汽灯打气。可别小看了打气,这可是个技术活。力气用小了,打不上气;力气用大了,灯泡容易被打爆。二庆很能把握分寸,也常常累得满头大汗。山村的夜晚很静很静,只有汽灯在“滋滋”地响着。二庆后来考上了石化系统的一所技校,现在已是资深工程师和项目经理。30多年过去了,二庆的模样没有太大变化,大家记住的还是他“忽哧忽哧”给汽灯打气的样子。

大刚是我们班的希望之星。他英语成绩很棒,天天拿个袖珍收音机听英语。当我们连单词都读不准的时候,他的口语已经非常流利了。英语老师刘西平在课堂上高声宣布:我们班如果只有一个人能出国的话,那就非大刚莫属。大家都很仰慕大刚,争着和他打招呼,仿佛只要接近了他,自己的英语成绩就会噌噌地往上涨。后来,大刚又迷恋上了文学,订阅了很多全国知名刊物,阅读了哲学书籍,包括马克思的《资本论》,并且开始在县报和市报上发表散文和诗歌。他的课桌上时常放着印有报刊名称的红字信封,引起大家的好奇和围观。由于严重偏科,大刚没有考上大学。但幸运的是,县农村信用社招聘写作人才,大刚凭借文学才华跳出了农门,进入金融系统。目前,大刚在金融部门的领导岗位上如鱼得水。靠文字改变命运,大刚是我们班唯一的一个。

我们班有两个备战:郭备战和李备战。两人是同桌,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上课的时候,别人都在认真听讲,他俩却在桌子下面掰手腕。二人各有绝活。当时,校园中间有一棵柿子树,柿子树的东面是伙房。郭备战搭眼一瞧,就能说出树上落了几只喜鹊。而李备战不甘示弱,他能根据伙房烟囱冒出的烟雾,说出伙房正在做什么饭。春季运动会上,全校的田径冠亚军决赛也多在他俩之间展开。郭备战步幅大,李备战频率快,双方互有胜负。几年后,当我们还在为高考昼夜奋战的时候,他俩却投笔从戎。郭备战被特招为飞行员,在空军某部服役;李备战入了陆军,两年后考上了南京政治学院。正如他们的名字一样,二人又在新的跑道上,展现着人生的精彩。

小红是我们班的公主。她个子高挑,长发披肩,大眼睛,很美。小红不仅人长得好,成绩也出色,她的理想是当一名作家。小红是走读生,她家就在学校对面的山脚下。我们坐在山坡上读书的时候,能看见小红走过一片葱绿的庄稼地,跨过一条清澈的小溪,走过一座冒着青烟的砖瓦窑,来到学校的东侧门。小红后来考上了财经专科,分配到县木器厂。后来厂子倒闭,小红的命运拐了个弯。她调整心态,潜心学医,现在已是远近闻名的社区医生。

人生多岔路。选择不同,人生的走向也会不同。正如我们这些山区少年,有幸在求学的道路上相遇,但走着走着就走散了。有人抄小路,有人拣险路,有人掉队了。好在命运是公平的,只要你努力,每条岔路的尽头,都是一道风景。


上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